产生了分歧。
战损结果出来之后,英国皇家海军首先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没有足够的兵力去打下马岛。三个远征旅损失了1个半,而且还损失了6成的重装备,4成的给养物资。换句话说,就算剩余的兵力都成功登陆马岛,并且获得了海军的强大支援,也很难打败岛上的阿根廷军队,甚至有可能被阿根廷军队给吃掉。
在此情况下,有人主张等待欧洲联合舰队到达之后,再发动攻击。还有人主张应该立即增派远征部队,至少要补齐3个旅,并且运送足够多的重装备与作战物资,甚至还有人提出应该邀请其他欧洲国家派兵。
到最后,英国只确定了一点,那就是暂时放弃在马岛的登陆作战计划,现阶段的战役重点为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首先打垮阿根廷空军。可是英国没有能力打击阿根廷本土机场,也没有这个理由,毕竟英国没有向阿根廷宣战,阿根廷也没有向英国宣战,马岛战争还是一场局部地区冲突,而不是正规战争,而打击对方本土,必然会使战争升级。最重要的是,英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打击阿根廷的本土。这样一来,要夺取制海权与制空权,那将要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打到这个份上,英国也没有了退路。在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英国立即就向美国下了订单,要求立即购买一批f-35b战斗机,甚至愿意要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二手货。另外,英国还秘密向法国支付了一笔5亿英镑的经费,让法国提前购买一批“阵风”m,到后来,这笔经费增加到了10亿英镑。
显然,英国人也摆出了一副死斗到底的架势,可英国政府的态度越是强硬,越多的人就知道英国人实际上是被打怕了,现在是死要面子,要死撑下去的。而死撑的结果不是绝地大反击,就是彻底战败。到此时,那些大赌场里看好英国,认为英国会获得这场战争胜利的赌徒已经不是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