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岛上的军事目标进行轰炸,而是重点加强了防空巡逻。*k^e/n′y¨u`e*d\u/.′c`o!m?实际上,到此时英法舰队司令官都明白了,阿根廷空军一直在等待机会,等他们派出警戒舰,然后重点打击警戒舰,蚕食掉英法舰队的护航战舰!
这个问题相当严峻,如果不派遣警戒舰的话,那么就无法保证舰队的防空安全。如果派出警戒舰的话,那就得留出足够的距离,警戒舰就得离开舰队的防空保护区域,从而遭到打击,如果这个距离不够,就无法提供足够的预警时间,防空战斗机也无法及时拦截来袭的敌机,那么警戒舰的存在就没有多大价值了。
反复考虑之后,英法舰队司令官做出了一个迫不得已的决定,那就是尽量远离马岛,远离阿根廷本土,然后出动战机轰炸马岛上的军事目标。而要保证舰队的安全,那么距离阿根廷本土最近的机场至少得有1800公里,也就是距离马岛得有近1000公里。而在这个距离上,英法舰队对马岛的威胁就太小了。
担任对地攻击的主力是英国舰队的f-35b。在打击1000公里外的目标时,f-35b必须要携带外部副油箱,并且只能携带2枚1000磅炸弹,自卫武器则只有2枚格斗导弹。即使如此,f-35b在岛屿上空的作战时间也仅仅只有5分钟而已。这包括了进入、投弹,以及撤出的时间。显然,这5分钟的时间非常紧张,战机只有一次进入机会,如果找不到目标,就只能胡乱投下炸弹,然后返航。更严峻的是,如果遭到了阿根廷战斗机的拦截的话,就只能提前丢掉炸弹,然后逃离。换句话说,只要阿根廷空军在马岛上空有巡逻战斗机的话,f-35b的打击力量几乎可以不用考虑。
担任护航任务的则是“阵风”m。虽然“阵风”m在执行护航任务时,作战半径可以延长到1300公里,但是前提条件是只带6枚导弹,另外携带3具副油箱,而且在返航的时候抛掉副油箱。如果提前遭到敌战斗机的拦截,那么就得提前扔掉副油箱,从而其作战半径将会大大缩短。更要命的是,就算按照理想情况,“阵风”m在马岛上空执行空战任务的时间也在10分钟之内,主要就是由于空战时需要让发动机全开加力,燃料消耗速度是巡航时的3倍以上!
也就是说,英法舰队的新战术对马岛上的阿根廷军队产生不了多大的威胁。考虑到阿根廷空军的防空战斗机,以及部署在马岛上的防空导弹,那么这个威胁就更小了。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在三天的战斗中,英国舰队出动了87架次的战机,消耗了100多枚炸弹,结果只摧毁了2个目标,可悲的是,后来还证明这2个是假目标!同期,法国舰队出动了60架次的护航战斗机。结果,在与阿根廷空军的空战中,英国海军损失了12架战机,法国海军损失了8架,而换来的战果仅仅只是6架阿根廷空军的战斗机。在损失的这20架战机中,竟然有9架是被地面防空导弹给击落的!
战斗打到这个地步,对英国与法国舰队来说都已经是进退两难,打也不是,退也不是。同时,阿根廷空军也有点恼火了,毕竟敌人不主动送上门来的话,就没有多少机会去干掉敌人的战舰。在三天的战斗结束后,阿根廷空军摸到了英法舰队的规律,即轰炸主要集中在日落之后与黎明之前的夜间,白天,英法舰队很少派战机前来骚扰马岛。
找出这个规律,阿根廷空军立即着手组织一次进攻。现在,阿根廷方面的目的就是要把英法舰队逼出来作战,而不是让他们龟缩在马岛东面1000公里外的海面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动一次袭击,让英法舰队的指挥官认识到,就算是躲得那么远,他们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还不如上来进行决战。
让阿根廷空军做出这一决策的原因还有一个,即欧洲联合舰队已经到达了阿森松岛南部海域,将在三天之内到达战场。因此,必须要在欧洲联合舰队到达之前给英法舰队一点颜色看看,顺带削弱敌人的实力,到时候,就算敌人逼近马岛,也更有把握击败他们。
为了达到突然性,攻击时间选在了中午。当然,这次肯定要强行突破法国舰队的防空拦截网。同时,为了增强打击的效果,这次,阿根廷空军使用的不是从共和国购买的导弹,而是从俄罗斯购买的“俱乐部”空射反舰导弹!
当时,阿根廷只向俄罗斯采购了120枚这种世界上最先进的反舰导弹,而且是准备用来干掉敌人航母的,之前一直没有舍得用。现在,敌人避而不战,正好就派上了用场。“俱乐部”系列导弹的一大特点就是采用了双弹道与双速制。
在最初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