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刘把车技发挥到了极致,钻街过巷都不带减速的,不过半个小时就出城而去,首奔城南的卧牛山庄。本文搜:断青丝小说 dqsbook.com 免费阅读
到了附近,我才明白这里为何以卧牛得名,整个别墅区依山而建,远望过去,背后的山势,正像一头俯卧的巨牛.
山脊嶙峋如上古神牛隆起的背甲,最远处两座陡峭峰峦恰似朝天犄角,整座山体恍若玄铁浇铸的巨牛蛰伏在大地之上,正欲奋蹄而起。
真是个好地方!
我心中暗赞一句!
老刘说这座山的名字,就叫卧牛山。
老刘指着牛头位置道“看见那边那栋白色的圆形建筑没?那就是卧牛度假村,旁边那些,就是卧牛山庄的别墅,据说这些都是外资开发的!”
我顺着他的手指,看向远处,卧牛度假村离我们足有一千多米,隔着这么远仍能看见它堡垒一样的建筑结构,确实修建的坚固而又奢华。
周围的别墅错落有致的散布在西周,看上去杂而不乱,似乎暗合某种规律。
我看了一眼整体布局之后,不禁有点皱眉,这卧牛山,山势逶迤,远看上去,背后群山连绵而来,至此俱都归为一脉.
前方不远之处就是海滩,视界开阔,正处于牛头之下。两侧各有小山丘为护山。
如此地势从风水上讲,乃是赫赫有名的卧牛地。
自古风水上就有皇家用龙脉,民间用牛地的说法。关于卧牛地,最早的典籍记载,见于《晋书.周访传》.
原文有载:陶侃少时贫贱,遭父母丧。将营葬,家牛忽逸,不知所踪。
侃惶遽追寻,道逢霜髯老叟,拄杖而语曰:"前冈有卧牛涔渎,若卜窀穸于此,后嗣当位极台鼎。
次则西麓青峦,葬之可世享二千石。
"言讫,倏然化风而逝。
侃依迹寻至,果见牛眠汙渎间,遂葬考妣于其处。
复指西麓吉壤赠陶侃。后陶氏父殁,亦卜葬焉。
果如叟言,陶氏七叶珥貂,周族累世朱绂,时人异之。
由是"牛眠地"典传后世,谓阴宅之极佳者,能荫子孙贵显。
陶侃后来做到二千担的大官,成为东晋一代名将,很多人对他可能不熟悉,但他有一名非常有名的后代,那就是陶渊明!
至于近代也有葬卧牛地而得富贵的例子。
这个人就是清末民初的袁世凯,据传当时这块地,是一个放羊的小孩无意发现的。
当时这个孩子,冬天上山放羊之时,将手中一段枯枝,插在地上做标记。
过了几日,再去之时,居然发现插在地上的枯枝,大冬天的居然发出了嫩芽,此时顿时引起当地轰动,被传为奇谈。
袁世凯得知此事后,立即花三千两银子高价将这块地买入。
《项城县志》有载:“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孟冬朔月十六日癸卯,太子少保首隶总督袁世凯亲奉母亲灵柩归葬于此。
后来袁世凯的经历,大家都知道。
由此可知,自古以来卧牛地,实在是难得的风水宝地之一,况且此处的卧牛山,面朝大海,器格宏大无比,颇有气冲斗牛,一飞冲天之势。
若找准吉穴,用之为明堂,则本人富贵无双,用之为阴宅则子孙后代,必然也福寿绵绵,位极人臣!
可卧牛之地,明堂结穴一般都在肚脐位置,如果从此处挖开,你会发现下面的土质结构会与众不同。
所谓“夫土欲细而坚,润而不泽,裁肪切玉,备具五色。”必为吉穴,反之“干如穴粟,湿如剖肉,水泉砂砾,皆为凶宅。”
当然土质好,并不一定就是吉穴的唯一标准,各地土质、颜色都不尽相同,很难按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切不要为了土色而放弃结穴的形势,那就是主次不分了
《地理人子须知》上说:“九州土壤不同,而燥湿亦异,难以概拘,多见形势不吉,而土色具备,用之者祸不旋日;形势若吉,而土色不备,用之者常臻富贵。此土色之不必拘也。”
但如果是真正的风水宝地,则是必然要求。
所谓水泉沙砾,龙真穴正,自然无之,有则非吉地也。
这处别墅群,很明显以上面度假村为主,作为整个建筑群体的主建筑,其选址一般应放在风水最佳之处。
但此时我见上面的卧牛度假村,没有建在最有可能是吉穴位置的牛肚脐处,反倒选在最有可能是阴宅结穴的牛头之上,顿时让我大出意外。
而且度假村的碉堡形结构,看上去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