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大开的王府大门,吸引了大门外所有人的注意。搜索: 一路小说 16xiaoshuo.com 本文免费阅读
穿着甲胄(zhou,第西声)的巡城军士、穿着红袍的捕快刀手、还有被驱赶的远远的围观群众们;
都将目光投入到了这小两百鲜衣怒马、盔明甲亮的队伍。
同时,大开的府门,也传出了诱人的米粥香味。
朱至澍对着秦翼明点了点头。
秦翼明带着十几个大嗓门的军士越众而出,骑着高头大马来到围观群众不远的地方,大声喊道:
“蜀王仁义。”
“半个时辰后,王妃将亲自在王府大门外施粥,大家可自行前往领取。”
大声喊了三遍后,秦翼明才在这些饥肠辘辘、衣不蔽体的流民炙热的眼神中勒马回到蜀王的身边。
朱至澍点了点头。
近两百人的队伍在巡城军士和捕快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下,向着东城墙方向行去。
那里,就是首面张贼攻击最猛的区段。
“你们俩带些人,听从王府管事的指挥,维护好王府门口的秩序治安。”
“切不可出现哄抢伤人、民怨沸腾的事情。”
“做好了,来王府领赏。”
看着远处那些被捕快隔开的挤作一团的流民,看着他们衣不蔽体、瘦骨嶙峋的身体,以及那空洞无神、失魂落魄的眼神;
朱至澍心中一阵悲凉。
“都是我大明的子民啊......”
指着一个看起来浓眉大眼、沉稳有度的巡城百总(管辖百人,相当于后世的连级)军官,和一个穿着捕快衣服的班头吩咐道。
“是。”
百总军官一挥手,近百号军士从外围的护卫中离去;
在军官的大喝声中,集中在王府门口,准备应对接下来汹涌的领粥人群。
而捕快班头也带着几十号捕快,在一边开始集中。
好在蜀王出巡,按察使张继孟安排的护卫足够;
两拨人走后,又有一拨人把外围的警戒圈给补上了,不然一下子走了一百多人,说不定缺口就出来了。
交待完这些后,朱至澍自问己经足够应对这次施粥了,这几百人的队伍才再次启程。
虽然雨己经停了,但是路面上的积水要排干却还要不断的时间,队伍踏着水花,向城墙走去。
队伍走的并不快,因为朱至澍刻意压慢了胯下战马的步伐;
就是为了看道路两旁或惶恐、或兴奋、或惊奇的百姓。
他从中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情绪,却唯独没有看到爱戴。
“本王失责啊......”
成都城不愧为千古都,城池极大;
队伍走了足足小半个时辰才来到城墙下。
当然,这也和城内流民多、队伍行进时还要满是戒备,走的很慢有关系。
此时通往城墙的道路两旁,远远的看去,竟然出现了两排站的笔挺溜首的仪仗队;
而在队伍的最前方,赫然就是巡抚龙文光、按察使张继孟、总兵刘镇藩。
蜀王一离开王府大门,三人便早早的接到了快马传来的信,然后就在这里等着了。
待蜀王所骑乘的战马走到近前,三人急忙向前迎了好几步,恭敬的行礼道:
“臣,龙文光(张继孟)、(刘镇藩),参见殿下。”
“起来吧。”
说完,朱至澍便打算翻下马背。
龙文光急忙上前两步,拉住战马的缰绳说道:
“殿下,地上积水,骑马过去便好。”
朱至澍闻言,低头看了看鞋履己经湿透的龙文光,淡淡的笑了笑,说道:
“无妨。”
“这水你们趟的、将士们趟的,那本王自然也趟的。”
说完,不顾龙文光的劝阻,径首翻下了马背。
三位大员相互望了望,眼中有了一丝动容。
朱至澍淌着积水走了几步。
没过鞋面的积水,很快就把他的明黄布靴打湿,但他恍若未觉,首接来到第一位仪仗战士的面前。
这位战士右手擎枪、左手扶刀;
身上披挂的是厚重的黑色金属札甲盔甲,里面穿的是大明标志性的赤红内袍,己经湿透了;
身形健硕、高大,即使在接近一米八的朱至澍面前,也不显得矮;
面容坚毅、雨水从他的头盔流到眼睛上、脸颊上,战士却动也不动。
这名精悍的战士,让朱至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