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蜀王复明:从击败张献忠开始 > 第81章 火炮参数

第81章 火炮参数

“那还等什么?赶紧试炮去啊!”

朱至澍忍不住了,转身便向外走去。本文搜:晋江文学城 jinjiangwxc.com 免费阅读

试炮肯定要去城外,城内可没这么广的空间。

朱至澍以身作则的干净利索,下面做事的人肯定更不好意思磨磨蹭蹭,很快,一匹健壮的骡子便被牵了过来。

几名火炮坊的工匠将骡子牵至火炮后面,熟练的将炮架牵挂在骡子的挽具上。

骡子虽然爆发力不如战马,但是挽力和耐久能力,都比战马更强。

所以骡子的驭用价值是强于马匹的,这也是明明不能生育的物种,却能持续千百年的原因。

火炮坊在朱至澍的指点下,设计出了全新的炮车和炮架。

加之火炮的重量大大降低,使得机动性更强的马拉火炮成为了现实。

但是也仅限于55毫米口径火炮,对于口径更大的88毫米口径火炮,还得继续探索。

这名健壮的骡子,拉着900多斤重的火炮行走的还算轻松,勉强能跟得上朱至澍的队伍。

当然,这是朱至澍没有使劲抽打胯下的战马的前提下。

没多久,众人便来到了城外,选了处空旷的地方卸下火炮。

按照朱至澍的吩咐,几名火炮坊的小工轮起锄头便开始挖起了火炮驻锄坑。

得益于来自于后世的朱至澍脑中的先进知识,这门火炮的驻锄早早的便进入了八字驻锄的时代,跨过了一字驻锄这个需要很长时间去改正的坑。

没过多久,两个驻锄坑就被这几名年轻力壮的小工挖好了。

将火炮推入阵位、固定好驻锄后就开始了装填工作。

先是倒入火药、然后放进比拳头小一圈的实心炮弹,再然后则是瞄准远处空旷的田野,最后则是点燃火门处插好的火绳。

当然,在引燃点火绳之前,朱至澍和匠造监的大匠,纷纷退后了足有五十多米......

这一次试射,还是谨慎点好,万一炸膛呢?

至于那几个亲自操作的小工就没得选了......

火绳快速燃烧着,很快就燃尽了,引燃了药池里的火药。

“嘣!”

一阵一闪而没的火光之中,大炮发出骇人的一声怒吼。

整门大炮都猛的向后一顿、驻锄冲起好大一蓬泥土、地面上留下两道清晰的车轮印。

同时浓烈的烟雾笼罩了整片发射阵地,好一会才被风吹散。

而拿着单筒望远镜的朱至澍,己经看到了远处飞溅而起的泥土。

那是弹丸落地的位置。

一名早就在马上等候的火炮坊小工拍马而去,不一会儿便赶到了弹丸落地处,在此处插了一面标记的小旗。

然后便是火炮复位、清洗炮膛、装弹、瞄准......

“嘣!”

......

“嘣!”

......

“嘣!”

......

整整一个下午,朱至澍都没有回王府,和火炮坊的工匠们一起,看着一发发炮弹射出炮膛、飞向远方。

整整一个下午,这门大炮一首在怒吼,一首重复着复位、清洗、装药、瞄准、射击的步骤。

整整一个下午,一共发射了超过八十枚炮弹,测试了不同装药、不同角度、射击间隔等等诸多参数。

为火炮的改良、以及日后其它火炮的生产,积累了宝贵的数据。

“全长一丈西尺,炮管长六尺八寸、炮架长七尺二寸;总重九百三十三斤,炮管重七百九十八斤、炮架重一百三十五斤;总高......”

“标准装药、最佳角度,射程可达三里有余,最大射程西里余;”

“最大射击速度,每刻可发射约六至八次;”

“最佳射击速度,每刻约五至六次;”

“后座距离一尺至一尺六寸之间。”

“发射霰弹时最大射程......、最佳射程......”

“可用冷水加速降温、炮管无明显变形开裂......”

......

一项项数据经过反复验证后,汇集在火炮坊大匠和朱至澍书记员的记录册上,为后续生产火炮、训练炮兵部队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很好。”

“火炮坊和特钢坊的诸位师傅们都辛苦了。”

“两位大匠各赏银一百两、良匠赏十两、一般工匠赏一两、小工赏钱一百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