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中国古代名人传 > 第93章 汉昭帝刘弗陵

第93章 汉昭帝刘弗陵

朝堂之上很快便暗潮涌动。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秋七月天降大雨,冲断渭桥。

刘弗陵大赦天下,百姓每百户赐一头牛及酒。

八月,刘泽谋反,意图杀害青州刺史隽不疑,被发觉后诛杀,隽不疑升为京兆尹。

九月,金日磾去世,霍光独掌政事大权。

霍光与上官桀本是姻亲,霍光每次休沐外出,上官桀代替处理政务。

后来两人因捕斩反贼重合侯马通有功,分别被封为博陆侯和安阳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官桀父子为了自身利益,开始与霍光产生矛盾。

始元四年(公元前83年),鄂邑长公主为刘弗陵挑选皇后。

上官安想将自己六岁的女儿送入宫中为后,遭霍光拒绝后,通过鄂邑长公主的情夫丁外人游说长公主,最终其女上官氏成为皇后。

此后,上官桀父子为回报鄂邑长公主,并为自身谋取更多利益,与霍光在丁外人封侯等事情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加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因为子弟谋官被霍光拒绝,也对霍光心怀不满。

而燕王刘旦因未被立为皇帝,同样心怀怨恨,这些势力逐渐联合起来,意图扳倒霍光,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即将拉开帷幕。

上官桀等人表面上对霍光恭敬有加,暗地里却在紧锣密鼓地策划着阴谋。

他们频繁地在鄂邑长公主的府邸秘密聚会,商讨着如何才能一举击败霍光。

桑弘羊凭借着自己在朝中多年积累的人脉,四处拉拢对霍光不满的官员,壮大自己的势力。

燕王刘旦则在自己的封地里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起兵响应。

而上官桀父子则利用自己在宫中的职务之便,密切监视着霍光的一举一动,寻找着可以攻击的破绽。

面对上官桀等人的阴谋,年少的刘弗陵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冷静与睿智。

上官桀等人派人趁霍光休沐时,假借燕王名义上疏揭露霍光的阴谋,称霍光专权放肆,出行仪仗宛如帝王,还私自调动羽林军,恐有不良企图。

他们企图让刘弗陵直接发下奏书,然后由桑弘羊联合朝臣胁迫霍光退位。

然而,年仅14岁的刘弗陵收到奏书后却未下颁。

第二天,霍光得知此事后,停留在画室,不敢上朝。

刘弗陵召见霍光,霍光免冠顿首谢罪。

刘弗陵却微微一笑,说道:“大将军不必惊慌,朕深知你并无二心。燕王远在外地,不可能这么快得知霍光的罪行。且霍光若要为非作歹,无需大动干戈。”

这一分析让左右大臣都感到吃惊。

刘弗陵还执意追究呈上奏书之人,此后对诽谤霍光的言论,大怒并治罪,使得上官桀等人不敢再轻易诋毁霍光。

但上官桀等人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暗中密谋发动政变。

元凤元年(公元前80年),上官桀等人决定发动政变,计划让长公主设酒宴,邀请霍光,夜间埋伏士兵将其杀死,然后废除刘弗陵,拥立燕王为皇帝。

他们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稻田使者燕仓得知阴谋后告发。

霍光在政变发动前,将上官桀父子、丁外人等人逮捕,并诛杀其宗族。

燕王刘旦和鄂邑长公主自杀。

皇后上官氏因年幼,且是霍光外孙女,未被废。

此次政变的平定,巩固了刘弗陵的统治地位,也让霍光更加忠心辅佐。

刘弗陵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充分展现出了他的聪慧和果敢,他能够明辨是非,不被奸臣的谗言所迷惑,坚定地支持霍光,维护了朝堂的稳定。

他的这一表现,让大臣们对他刮目相看,也让天下百姓看到了这位少年天子的不凡之处。

在政变平息后,刘弗陵专门在宫中设宴,犒劳霍光和其他有功之臣。

他亲自为霍光斟酒,感激地说道:“若不是大将军忠心耿耿,朕的江山恐怕早已易主。”

霍光连忙跪地谢恩,眼中满是感动和忠诚。

从此,霍光更加尽心尽力地辅佐刘弗陵,为西汉的繁荣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平定政变后,刘弗陵开始大力推行仁政,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

元凤二年(公元前79年),夏四月,刘弗陵从建章宫迁入未央宫,并大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