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宁可无事莫添麻烦之时,上报一个不确定的消息很可能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当孙承宗确定基调后,看到自己没有责任,马世龙和鲁之甲等人自然也没有异议,同意如此呈报。
既然耀州偷袭一事已成定局,刘伯镪便无需再向孙承宗汇报相关敌情。
因此,当孙承宗试图为马世龙辩解时,他也无法以此事指责刘伯镪。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刘伯镪及其随行人员调离辽东,安置到延绥镇。
刘伯镪虽被调离职位,但他的游击将军头衔依旧保留,官职并未受到影响。
至于他是否故意提供虚假情报的问题,如今已无人过问。
金冠与张斌良作为觉华岛水师中的游击将军与参将,因孙承宗的低调处理而免于承担责任,他们对此深感庆幸。
在孙承宗的操作下,耀州之战的结果被逐渐淡忘,除了几位受损的将领外,仿佛一切未曾发生。
然而,辽东巡抚喻安性对此不满,他认为钱应科的死因必须查明,遂上报朝廷。
此举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震动。
同一日,东林党的旗帜人物杨涟遭魏忠贤的亲信许显纯杀害,这标志着阉党全面掌控朝政。
之前,帝师兼东林党领袖袁可立因东林与阉党的联合打压而被罢官,如今魏忠贤最惧怕的只剩下同样拥有重兵的帝师兼东林党成员孙承宗。
此时传来柳河战败的消息,众多官员纷纷弹劾山海关总兵马世龙,包括给事中罗尚忠、刑科给事中苏兆先等人都上疏参奏。
魏忠贤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借阉党的势力将柳河之战塑造成一场大规模会战,其规模甚至远超实际情况。
面对如此反转,孙承宗处境艰难。
他知道参奏马世龙不过是幌子,真正的目标是他本人。
若他为马世龙辩护,则弹劾将直指他自身。
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若孙承宗不顾马世龙,则他将失去辽东将士的支持;若他选择逃避责任,则将被视为软弱无能。
然而,他仍决定保全马世龙,并主动承担所有责任。
并且,他还表明,若追究马世龙,他愿辞官代偿。
这一次,天启皇帝没有再偏袒孙承宗。
十月初,孙元化自山海关赴觉华岛,告知杜寒孙承宗卸任之事。
新任蓟辽经略为兵部尚书高第,获天启帝赐蟒衣玉带。
而辽东巡抚喻安性则因政治斗争被罢官还乡,巡抚之位悬空。
杜寒、鲁之甲等幸存将领既未受奖亦未遭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