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千年回眸?太子他开局就造反 > 第34章 太子府的重心必须转移,倭国是最好的去处

第34章 太子府的重心必须转移,倭国是最好的去处

李世民笑笑,旋即将目光投向承乾,太子也将心中的成见给扳开。

“父皇,儿臣其实也没有足够的把握。

“之前太子府的细作前来回禀。”

皇帝心中疑惑大起,赖着性子开口。

“几个词语结合在一起,应该对太子府的利益转向,没有什么太大的干扰?”

“父皇耐下心来,听儿臣说说。

太子府在东南沿海那边是有细作的,在因缘巧合下,在大海上被一阵风浪刮去了倭国的地盘。

他将太子府信物拿出,倭国那边不知是流寇、还是民众,也自然而然不敢对太子府的势力下黑手。

毕竟现在大唐是宗主国,但细作养伤期间,却偶然得知那个地方盛产金银。

只是由于当地的开采条件过于落后,故而没有真正的富裕。”

盛产金银?

觉得自己是局外人的丞相闻言,惊呼道。

“太子殿下,可曾确认?”

“如此消息……”

李承乾不放心的瞧了丞相一眼,见对方情绪还算平稳,可身体己经颤抖起来,心中暗自叹息。

丞相啊,尔还真是为了长孙一族的百年富贵,能操一世心。

可都到了现在,有父皇在,应该不会有太大麻烦,这才小心翼翼补充。

“陛下,儿臣说的的确是实话,只是确认这件事情得分两方面来看。

无法确认,可根据细作以及之前朝代所存留下来的古籍所记载。

十之八九是真实的,儿臣也是觉得太子府在这长安城中与其他人争斗过盛,没必要如此丧失颜面……”

“殿下,这真是太子府众人的思绪?不是其他人的想法强加于太子府身上?”

长孙无忌鬼使神差的补了句,刚说出口的瞬间,就有些后悔了。

李承乾眉毛一扬,就知道丞相这疑神疑鬼的性子至少在短时间内是改不掉的。

可对方是长辈,还是得顺着他的思绪来。

“那丞相认为本太子看得上倭国的什么呢?”

长孙无忌也自知失言,垂下头,满脸尬笑。

李世民也在仔细思索,承乾说的话他没全信,就包括长孙无忌这老货也没有全部相信。

只是对于太子府而言,些许金银在倭国,就会将重心给改变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如今,大唐的流通货币并不是金银。

金银于大唐流通市场而言,只是等价物。

也就是说太子府说句不太好听的,己经有了另一种流通物,而且还是无限的,又何必看得上金银呢?

可反过来说,李世民是皇帝,必须为皇族、天下的发展尽一份心。

为天下发展的心,他己经尽了。

为后世子孙的发展,反正之后他也不想成为父皇一般被封了个太上皇……

此时长孙无忌亦在沉思,皇帝也不搭话,李承乾见了,再度一声叹息。

己经将话都全给扯明了,至于对方会怎么想、会怎么规划,那就不是他这位如今大唐帝国的太子能够思索的。

说实话,他就不想一劳永逸通过兵谏将一切问题都给解决么?但是历史上的自己己经试过了,没用、一点用也没有。

根据从史书上看到的,老头至少还有八九年的时间,现在也才是贞观十九年!!

太子府的重心若再在长安城内,老头子对于自己的耐心、爱心都是有限度的。

尽管最近的这次谋反没有耗尽,但在之后的时间中,他的身体每况愈下,各位皇子还在长安城中乱斗、再加上世家的煽风点火、配合上丞相等一众官员的共同祈愿。

如今藏得最好的晋王李治,不就这么上去的么?而他们呢?自己流放,而魏王也没有好好的活着几天………

因此,太子府的重心必须转移,至少不能在长安城周围。

在长安城周围,太容易引起那些皇族子弟、朝堂大臣的注意。

总结就是一句话,老头在,西夷臣服、天下莫敢反。

但不能让二人得知道他现在在想什么,并不是李承乾自私,是若老头子提前知道了自己的死期,反而会出现某些不能够处理的情况。

无论是长孙无忌还是当今陛下都是人杰,他再怎么冲动、再怎么想更改眼前见到的一切, 也必须对之报以最为崇高的敬意。

见两人此时人不搭话,太子再度语出惊人。

“孤想,父皇、丞相应该也得知了太子府在城外的一千多护卫,己经交给了侯将军训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