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比夏日里贵了些”,汉子眼睛贼亮,嘴里却还在嫌弃。
“大爷,您也说了,那是夏天,这大冬天的搞点鱼,可太不容易了,而且,冬日里鱼也稀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嘛,三十文一条,己经非常良心了,您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买回去吃得便是个新鲜,换一换口味,每天白菜豆腐萝卜的早吃腻歪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王洵异嘴里不停,说的对面大爷都笑了,“小娃娃这张嘴可是真厉害,就看在你这张嘴上,我今日也得买几条回去,好,给我来八条吧。”
管家模样的汉子说着便掏出了钱,却不是铜子而是一角碎银子,“这块银角子差不多二钱,都是绞好的,小娃娃要不要去称一称?”
这还是王洵异第一次看到银子,眼睛立马被吸引了。
这个朝代货币是银本位,银铜互换比例并不固定,大致在一两银子换一千五百铜钱左右,银贵铜贱,所以富户和权贵一般都只收藏银子在家里,铜钱大多是穷人用的,很少能用到银子。
致使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便是朝廷赋税规定只收银子,不收铜钱,所以,农民在缴纳粮食时,需要把粮食先换成银子,再去缴税,而银子都在商人士绅的手里,农民只能把粮食卖给商人和士绅来换银子,这个过程中难免被士绅商人盘剥,压价收购。
一般在县城或府城也有兑换银子的钱庄,按朝廷的规定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钱的,但是,谁也不可能按这个规定来,几十年下来,铜钱对银子的兑换比例越来越低,越来越不值钱了,最后基本固定在了一比一千五的位置。
所以,能在市场上见到银子,也算是惊喜了,二钱银子,也就是差不多三百文钱,王洵异倒是不怕银角子不够分量,一是,这时代的人还都比较淳朴,二是,银角子是从银锭子上绞下来的,能做这个事的人一般都是经验极其丰富的账房先生,手稳得很,绞下来的银角子基本不会差分毫。
只是……。
“八条鱼二百西十文,您这银角子值三百文,我需要找您六十文,大爷,我可没有银子找您,只能给您铜钱,要不然您多要两条,凑个整,我们谁也不找谁,大家都不亏,您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