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纸上写了一个字,便交给身旁的吴勇,道:“把这个交给陈余,让他好自为之。另外,传令部队入夜后分批撤往云州,库中辎重...带走八成即可,其余就留给百姓吧。这或许是我们唯一能做的,权当遵循少主之命善待百姓...”
吴勇接过,先应了一声。
看到纸上的那个大字后,眼神不由一蹙,也是轻叹,而后拱手离开。
镇外的田野间。
陈余却是满脸惬意,正与几名生产队长站在一处大水库前商量工作,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正在降临。
倒不是说他不关心时局,有心偏安一隅,而是反贼突然封锁了全镇,不允许私自出入。
就算他想派人出去探查消息,也难以做到。
加上马国堡的驻军仍在坚守,便说明附近还算太平,便无谓多生枝节,专心办好合作社的事宜。
而这在四个月以来,经过各大生产队齐心协力,现在的满江镇已经大变样。
镇外的大批田地完成复垦,统一管理,不分彼此。
一部分用来种植棉花、苎麻等植物,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
一部分则分开种植野芋头,水稻、小麦等主食,囤积物资。
镇上的工坊分两班倒作业,开足马力生产,一脉欣欣向荣。
三十里外的满江河,渔水资源丰富。
就建在岸边的河口村,便是以打渔为生。
加入满江镇合作社后,开道引渠,在镇子边上挖了一个偌大的水库。
既可用作干旱时期的田地灌溉,也可储水养鱼,丰富百姓的蛋白质来源。
河口村的村民善捕鱼,也善养鱼,自然就成了渔业生产队的主力。
不用多久,就算不用下河捕捞,镇上百姓也有源源不断的大鱼吃,甚至可以成批量外销,获取银两。
虽是乱世,但徐阳县最基本的商业氛围仍在,只不过是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罢了。
现在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物资,但局势稳定之后,情况便会反转。
众所周知,动乱年代囤积银两,是最为保值的举动。
一旦朝中恢复和平,手中银两就能换来大量物资。
而现在用珍贵物资去换取“廉价”银两,是最划算的。
后山中生长着大片野山芋,饥荒时,乃镇上农妇竞相采挖的东西。
芋头的生长周期虽比番薯要慢,但产量同样惊人,且可作为主食。
若能实现人工种植,短时间内解决口粮问题不难办到。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一片已将近成熟的苞米地。
苞米的成熟期一般在百日左右,秋种的话,因为天气原因会相对延迟。
眼下,却正值成熟期。
此前陈余仅从山中得到十几块苞米棒,算上培育种子产生的损耗,能种植的数量并不多。
按照他的设想,会先小批量种植,等储存足够多的种子后,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吴勇带人赶到时,陈余正与几个生产队长在苞米田间,围着一口大铁锅。
锅中,煮着十几根苞米棒。
吴勇隔着老远,就喊道:“陈余。”
众人正在谈笑间,一听喊声,纷纷回头望去。
陈余当先起身迎过去,笑道:“原来是吴将军,今个儿怎么有空下地,营里不忙吗?”
他客套一句。
吴勇虽是反贼,但相比于薛愕等人要随和得多,至少没有明着欺压百姓,陈余对他并不讨厌。
来到近前。
却见吴勇答非所问,也不客套,直接将马国堡写下的那个字交给他,沉声道:“将军说了,你看过之后,若非犯病,定能知晓其中含义。毕竟相识一场,我部不愿动手,但能为你做的...也就这么多,好自为之。”
说完,也没有任何废话,转身就离开。
陈余原本还笑意吟吟,当看到纸上的字后,笑容却瞬间一僵,脸色变得凝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