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乌纱劫血墨山河 > 第19章 丈量永恒

第19章 丈量永恒

【子时·京都·谣言蜂起】

京都的子夜被细雨笼罩,茶肆檐角的灯笼在风中摇晃,投出破碎的光影。_h*o?n`g\t\e·x?s~..c~o~m/我贴着墙根前行,靴底踩过潮湿的传单,"双生灭国"的墨字在水洼里晕成黑团。街角阴影中,几个身影突然窜上墙头,月光掠过他们衣襟上的莲花刺绣——那是谢府私兵的标记。

"大人,这是今晨新贴的。"老算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怀里的揭帖还带着浆糊的温热,"城西王婆说,昨夜听见墙根有人用谢府官话念咒。"揭帖边缘印着淡淡的桑皮纸纹路,这种纸只供谢府书房专用。我捏起一角,闻到若有若无的沉水香——与谢淑妃宫中的薰香别无二致。

更夫敲着梆子走过,梆子声里混着低笑:"铁尺会的官儿都是谢家子孙......"话音未落,黑影闪过,更夫的灯笼突然熄灭。我握紧双生尺,尺刃在雨中发出清鸣,却只看见青石板上半片谢府腰牌。

【丑时·长白山·民心尺碎】

长白山的雾气裹着铁锈味,"民心尺"的残碑旁站着沉默的守山军户。一名少年军户突然踢开碎石,露出碑基下的火药残渣:"看这硫磺味儿,是扬州谢家炮坊的货!"人群哗然,几个老汉互相搀扶着跪下,用袖口擦拭残碑上的"民"字。,吴/4\看·书~ `追~嶵?欣.彰/劫?

"都起来!"姑母的铁尺重重敲在残碑上,"谢府炸得了石碑,炸不了你们手里的铁尺!"她银锁上的碎玉坠子轻晃,照出残碑内侧的"谢"字密纹——每个笔画里都嵌着细小的引信。老军户突然痛哭:"我给这碑捐了三斗粟米,谢府狗贼......"

【寅时·边疆·降卒生变】

边疆大营的梆子敲过寅时,我在烛光下展开天狼部义子的遗志。狼毫笔写的字迹力透纸背:"倭寇兵器上的铁尺纹,乃洪武年谢府资助抗倭所刻......"墨迹间凝着暗红斑点,是血泪混着铁锈。帐外突然传来兵器碰撞声,我冲出去时,正看见几个降卒用莲花头巾蒙脸,火绳枪上的双生印记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大人!他们要劫粮草!"百户的刀砍在降卒肩头,血珠溅在他胸前的铁尺刺青上。我认出那降卒腰间的"免死牌",牌面刻着"谢府恩庇",背纹却是铁尺会的断尺——这是谢府用来分裂人心的毒计。

【卯时·金銮殿·科举乱象】

卯时的金銮殿里,新科进士们的朝服上绣着精致的莲花暗纹。礼部尚书的弹劾本抖得哗哗响:"谢大人推行自量法,竟让农子与士大夫平起平坐!"他指向丹陛前的进士,某人身侧的《莲花经》滑落,露出里面夹着的千两银票。/纨. ~ ¨鰰-颤! ′最¨芯*蟑\截_埂/辛·哙·

"李大人袖口的莲花,倒是比朝堂的牡丹还艳。"我盯着礼部尚书的广袖,那里绣着谢府嫡支的九瓣莲花。皇帝突然咳嗽,目光在我腰间的双生尺与进士们的莲花纹之间游移:"谢爱卿,科举......"话未说完,御史台丞突然闯入,捧来谢府贿赂考官的账册,册页间夹着谢府私兵的调令。

【辰时·扬州·漕运梗阻】

扬州漕运码头的晨雾里,漕帮首领的旱烟袋敲着发霉的漕粮:"从瓜洲到京口,河面漂着死鱼,漕工们都说遇见水鬼了。"青禾扶着船舷,腿上的夹板蹭到粮袋,露出里面混着的沉水香木屑——这是谢府用来污染水源的毒计。

"青禾,你看这粮票。"我展开漕帮提供的票据,"谢"字印章的朱砂里混着花粉,正是长白山的毒粉。青禾突然指向远处:"河盗!"数艘快船破浪而来,船头插着半尺半莲的旗帜,那是谢府旧部与河盗结盟的标记。

【巳时·谢府老宅·密道玄机】

谢府老宅的地下室弥漫着霉味,墙壁上的训诫用人血写成,每个字都透着阴寒。御林军撞开密室门时,三百六十个檀木盒在烛光中泛着幽光,我翻开最顶层的盒子,里面是铁尺会义士的生辰八字,旁边放着谢府血裔的胎发。

"谢兄......"姑母的指尖抚过父亲的刻字,"当年你用自己的胚胎替换双生宿主,却让谢太师担下千古骂名......"墙角的暗格里掉出一本账册,记录着谢府历年向铁尺会输送的粮饷,落款处是父亲与谢太师的联名花押。

【未时·午门·民心倒悬】

午门外的争吵声掀翻瓦当,百姓们推搡着,铁尺与莲花在阳光下交错。老叟的土地证被撕成两半,他突然揪住我的衣襟:"我男人当年死在谢府矿上,可如今......"他浑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