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顿时浮现出一种不服输的情绪,脖子一梗,说道:
“皇爷爷,孙儿愿意!”
说出这一句话后,终究还是害怕自己办砸了差事。
朱允炆连忙补充道:
“只是皇爷爷。孙儿从来都没有接触过宝钞,也不知道宝钞是怎样印制发放的,若是做错了……”
“放心吧,不会让你实际办事的。”
朱允炆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朱元璋不客气的打断。
甚至于看向朱允炆的眼神中,带上了一丝隐隐约约的失望。
这孩子,果然是被那群文臣教坏了。
作为皇家子嗣,太子长子,未来要接掌大明的人物。
只需要会识人,用人便可。
怎能所有事都亲力亲为?
就像现在,朱元璋期望朱允炆问出的,是该怎么改革宝钞,该达到怎样的目的,该用哪些人?
而不是担心自己的能力。
朱元璋摇摇头,脑海中不自觉的浮现出了朱雄英的身影。
抛开反贼的身份不说。
那小子的的确确是个执掌朝政的料子。
端坐小院当中,而观天下之事。
每每涉及政务,总能一言切中要害,高屋建瓴,总揽中枢。
却又不会劳心劳力,去掌握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这样的小子。才是朱元璋内心当中完美的大明继承人。
可惜,虽然同样姓朱。
虽然和自己的好大孙同名同姓,但却是个彻头彻尾的反贼。
唉……
苍天对我朱元璋,何其不公!
重重叹了一口气以后,看着有些心惊胆战的朱允炆,朱元璋声音转冷:
“你不必操心这些事,你只是代表你父王出面而已,至于实际总揽此事的人,咱另有人选。”
说到这朱元璋眼睛一眯,郑重其事的说道:
“允炆,你既然想要接下此事,咱要和你约法三章。”
“第一,从现在开始,只要出了宫门,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咱都只能称呼一声朱郎中,万万不可泄露咱的身份。”
“第二,从今天开始,无论咱带你见到谁,发现了什么事,都给咱烂到肚子里。除了你爹之外,不能跟任何人透露半个字。”
“第三,过两天咱会带你去见一个人,你跟在他身边好好的学着。”
“但是不能摆出你皇孙的架子,只需要配合着他改革宝钞。”
“你能否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