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卖官结党
前朝。¨s′o,u·s+o-u`2\0-2`5+.?c¨o*m?
大行宫祈年殿,内阁。
祁王自领监国之责,便代替了太子,入主了祈年殿,在内阁旁边专门准备了一间暖阁批阅奏章,处置朝政。
不过说是领政,实际上祁王对于内阁呈上来的重要奏折一概不管。
无论是什么样的事,都是一干打回去,让内阁自行处置。
时间一长,内阁之中,像于相方、杨荣、左思道这种专心用事的重臣,知晓就算来找祁王也没用,索性没有召见便直接不来了。
倒是吏部尚书,每天都准时准点的来向祁王请安禀报。
吏部,本就在祁王的掌控之下。
先前有太子在上面押着,尽管祁王在朝中大肆排除异己,结党营私,还是没让他们闹出太大的风浪来。
可眼下祁王监国,一切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朝中重臣的位置虽然暂时还没有太大的变更。
但是各地方官吏的罢免任命,却在短短数日之间,就换了一大波。
特别是岭南、淮州、东林这些南方朝廷赋税重镇,紧要的官职,几乎全换了一遍。
大到岭南督造使,小到淮州织造衙门的一个知事小吏,祁王可谓用心费力,事事恭亲。!x\4~5!z?w...c′o¢m/
建武帝一心只有京营,只有草原十三部,对朝中之事根本不管。
或许他心中也有数,只不过相对于祁王的动作,这位大凉的执掌者,更关心的是他打仗的银子能不能凑齐,所以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于相方等人明知如此,却也无可奈何。
就算去找建武帝奏报又能怎么样呢?
不过是再度触怒皇帝,说不定这次便没有上次的好运气,他们连自己都保不住。
所以自监国以来,祁王可谓是意气风发。
大军开拔当日,建武帝虽然还在京营,并未跟随前军先锋起架,但祁王却已经穿了一身金丝蟒袍上了朝。
吏部尚书刚刚向祁王禀报,最后一批东林官吏的任命已经通过内阁,由吏部下发,六百里加急送往东林郡去了。
这些文书送达,那些官吏一上任,自此以后,岭南、淮州、东林三地,便彻底落入了祁王的掌控之中。
大喜之下,祁王对吏部尚书这位自己的心腹,也是愈发的信任喜爱了起来。
“蔡国忠,最近你办事非常不错,本王很满意,你在内阁之中,也待了有些时日了吧?”
“全仰仗殿下英明,微臣前年入阁。*三}\叶??屋(? =已ˉˉ÷发{?布e°最|Dt新?o~章·节?”吏部尚书蔡国忠弯腰拱手道。
“嗯,等到这次陛下出征归来,内阁应该会有所变动,于相方年纪大了,杨荣这些人也差不多都到了该告老还乡的时候。”
祁王微微点头,眯着眼睛继续道:“到时本王监国领政,内阁之中,还需要像你这样的巩固之臣才是。”
听到这话的蔡国忠当即大喜过望。
于相方是内阁首辅,实际上的宰相,罢官归乡,内阁首辅的位置就算蔡国忠坐不上,至少能到内阁次辅的位置。
加上他又是祁王心腹,到时候实际的权利与首辅已经无异,可谓一步登天!
要知道他现在虽然也在内阁之中,却排名末尾。
远在于相方、杨荣、左思道这三人之下也就算了,还在刑部、工部那两人之下,最是让他心有不忿。
不过现在嘛,很快一切就将成为过去式。
正在二人各自得意的时候,外面忽然急匆匆的来了一个小太监,急声道:“祁王殿下,贵妃娘娘命奴才……”
祁王闻言眼睛一眯,眼底寒光一闪而过。
蔡国忠倒也识趣,立刻起身拱手拜道:“殿下,微臣吏部还有些事情,暂请告退。”
祁王点了点头,摆手让他退下。
等蔡国忠走了以后,才目光冷冽的看向着小太监道:“滚进来吧。”
“是。”小太监颤颤巍巍的进了门,跪在地上。
“贵妃娘娘让你来做什么?”祁王冷冷的看着着小太监问道。
“娘娘让奴才来禀告殿下,太子在御膳房,请殿下过去一趟。”小太监答道。
“太子去御膳房了?”
祁王瞬间眼前一亮,眼底闪过一阵惊喜之色:“太子啊太子,这可就怪不得本王了,既然你自己送上门来,那本王也只好勉为其难的帮你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