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又软又弹又温暖
第八章 又软又弹又温暖
“只是……这酒毕竟是苏先生让你带回来的,你若是不送与父皇,苏先生那边又当如何交代?”
李承乾叹了口气,“眼下只能将此酒先放在东宫,等哪日父皇心情高兴再献上了。??小¤÷说a_~C$)M¢=_S?¨ ?&更?1新 话音刚落,就见宫里的传话太监小德子来了。 “太子殿下,陛下让您进宫一趟。” “好,我马上就去。” …… 半个时辰后。 太子李承乾带着几个随从穿过玄武门,待进入永安宫时,就见殿内李世民居于上座,两边分别站着太子太师兼宰相魏征,魏王李泰,右仆射长孙无忌等。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安,儿臣来晚了!” “平身吧。”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接着又将目光转移到魏征身上。 “玄成,你接着说。” 几人分明正在议论政事,就见魏征这时接着开口道。 “陛下,臣以为,吐蕃此举,其意在与我大唐交好,自前朝隋文帝开国,吐蕃便于西南边陲兴起,前朝历经文帝炀帝两代,却都不敢对吐蕃用兵,其原在何?” “臣闻吐蕃兵凶悍而通晓地形,而西南边陲又沟壑纵横,我大唐之骑兵实在难以深 入,且辎重难行,粮草难运,所以臣以为,对待吐蕃,如果能和亲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李世民点了点头,沉声道。.d~i\n·g^d?i_a*n/k′a.n.s¨h!u~.~c+o*m¨ “玄成所言极是,朕这些时日也想了想,吐蕃在西陲日渐昌盛,对长安的威胁极大,眼下北边还有突厥吉利可汗威胁,东北的高句丽也蠢蠢欲动,这多事之秋,如果能以和亲息事宁人,倒是极好的!” 李世民旋即又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你说说你是何看法?”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吐蕃的问题此前他在天牢里也请教过苏夜。 当时苏夜将天下形势一一说与他听。 虽说李承乾只记住了其中一些,但关于这吐蕃的,他还真有些印象。 李承乾当即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老师所言极是,吐蕃地处西南边陲,其兵骁勇,而我大唐多方用兵,对于西南,我大唐暂时既没有那个能力将其征服占领,也没有办法与之长期相耗。” “如果能和亲,将皇妹嫁入吐蕃,双方永结联礼,共同对付突厥,倒是极好的。” 话音刚落,李泰站了出来道,“父皇,大哥所言并无道理!” 李世民眉头微皱,“魏王,你有何看法?” 李泰抬头道,“父皇,我大唐乃泱泱大国,想当初,汉朝以和亲求和于匈奴,最终却是落个养虎为患的结果。}E “在儿臣看来,对待这些蛮夷,当然应该以武力征讨为主,若是以和亲为主,岂不是示弱与人?” “到那时候,周边的这些部族,恐怕都会觉得我大唐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突厥,高句丽,百越,到时候又有哪个肯服气?更何况,而成听闻近日那土蕃的松赞干布十分嚣张,扬言我大唐不过如此,他既如此瞧不起我大唐,我大唐还将公主下嫁,岂不是自弱于人?” 李泰的一番话,让李世民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魏王所言也不无道理,这件事情让寡人下去之后再好好想想,今日议事便议到这里吧。” “臣告退!” “儿臣告退!” 就在李承乾也转身准备离开之时,李世民突然开口叫住了他。 “承乾,你留一下。” “是,父皇。” 待众人散去,大殿之内只剩下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两人。 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接着说道,“魏王 刚才的话,你可听明白了?” 李承乾唯唯诺诺的点头,“儿臣……儿臣大概明白了。” 李世民冷哼一声,“你既然明白,却为何又在大殿之上公然说出和亲之举?身为太子,连这点骨气都没有吗?你若是能有我三分胆色,这江山社稷交给你,我也就不担心了。” “儿臣……” 面对李世民的日常责备,李承乾却是早已习惯,他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此言,也是从苏先生那里听来的。” “苏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