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秋光偷渡韶华 > 第267章 晨雾、油条与褪色的准考证

第267章 晨雾、油条与褪色的准考证

江明华开着车,视线偶尔从她脸上扫过,看着她在熟悉味道中流露出的孩子气和满足,眼底的笑意加深。“慢点吃,别烫着。”他低醇的声音在狭小的车厢里听起来格外清晰,带着不经意的宠溺。车载音响流淌着舒缓的钢琴曲,与清晨的都市节奏形成奇妙的和谐。

“对了,”林雪萍咽下口中食物,拿起纸巾擦了擦嘴角,“那个实践课的点子,你有什么好建议?就是别总盯着显微镜或者植物标本。”她将昨天在手机里整理的初步想法简要复述了一遍。

江明华手指轻轻敲击着方向盘,思考时,他侧脸的轮廓在车窗透进来的光线下显得专注而沉稳。“‘认识身边城市’……”他重复着主题词,目光掠过车窗外不断后掠的街景——早起通勤的人群、热气腾腾的早餐店、刚刚拉开卷帘门的小书店、被时间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小巷转角。“城市不只是地理和建筑的堆叠,更是人、故事和变迁叠加的地方。”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除了自然生态,为什么不尝试去观察和记录那些‘非设计’的生活痕迹?那些被人们使用和改造的公共空间角落?比如,”

他放缓了车速,车子正好拐过一个路口,眼前出现了一片略显破败、但烟火气十足的老街巷。“看到那个小广场边的石墩子了吗?坐那儿吃早餐的街坊,它其实是休憩的椅子。还有那些被各种杂货、盆栽占领的老式店招底下的空间,是居民自发的‘公共展台’。再看看那个被踩得光秃秃、却形成了一条捷径的小土坡……这些地方没有专业景观设计师的蓝图,但却是最鲜活、最能体现普通人如何与城市空间共生的。”

他的话语带着建筑师特有的空间感知和社会观察,将林雪萍的思绪引向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她一边认真听着,一边顺着他的指点看向窗外:推着三轮车卖水果的大爷,熟练地把三轮车停在两棵行道树之间,形成一个小小的、天然的售卖遮挡;几位大妈聚在一个社区宣传栏下方并不宽敞的台阶处,一边晒太阳一边择菜聊天;拐角处废弃报亭的窗台内,被不知哪位老人家放上了几盆倔强的小花…… 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景象,在江明华的视角下,被赋予了社会学甚至城市生态学的意义。

“你是说……” 林雪萍的眼睛亮了起来,如同星辰被点亮,“让学生们用类似田野调查的方式,去发现和记录这些存在于他们习以为常环境中的‘非正规设计元素’?观察空间的利用、人的行为,以及背后的成因甚至社区的‘微更新’?”

“对!”江明华肯定地点头,车子也慢慢停在老城区边缘一处略显僻静的街角。“城市是活的生命体,课本之外的真实设计,往往是生活本身的需求催生的结果。让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笔,去记录这些市井中的智慧,比单纯认植物名字,更能理解‘身边’二字的重量,也更有现实意义。当然,拍摄照片、绘制小稿、采访记录,甚至写成一份带有观察分析的小报告,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形式。它融合了观察力、社会研究能力、甚至一点美感的培养。”他下了车,绕到副驾旁为她拉开车门。

林雪萍下车,手里还捧着半杯温热的豆浆,感觉灵感如同潮水般涌来。江明华的目光总是能精准地找到那些平凡表象下的闪光点,他的建议让她的课程构想瞬间丰满且充满了吸引力。这不仅仅是一个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引导学生真正去“看见”生活,理解环境与人互动关系的契机。

“太棒了!”她由衷赞叹,带着兴奋的光芒看向他,“这个角度太特别了!你真是我的……”后面的“灵感缪斯”四个字,在触及他深邃带笑的眼神时,竟有些不好意思说出来。

江明华没有追问,只是极其自然地伸出手,将她鬓边一缕因为吃油条而散落下来的碎发轻轻拂到耳后,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她微凉的耳廓。这个亲昵的小动作让林雪萍心跳漏了一拍,耳根悄悄染上些许可疑的微红。他只是轻轻一笑,另一只手提起地上一个看起来更正式的公文包——里面似乎装着他的图纸和工作平板电脑。

“想听听吗?我有个老建筑测绘的小项目就在附近一条巷子深处。”他示意方向,正是之前信息里提到的那个巷口。

“当然!”林雪萍立刻应道,好奇心也被勾起。她跟着他的脚步,走进了一条更狭窄、带着历史感的小巷。&??零?点3t看2书1 ?3?追¤最/^?新=?章e`节{清晨的光线被两侧旧式骑楼的斜顶切割,只在高处透下几道光柱,照亮空气中浮动的细微尘埃。脚下是坑洼不平的青石板路,墙根处生着潮湿的青苔,斑驳脱落的墙皮上隐约可见数十年前的广告招贴画的残痕。时间在这里沉淀得更为厚重,巷子深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