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初年,沈茉凌曾提出“梦象或有初火”;
焰频系统检测曾出现过微焰状态,但因义链不稳定未予收录;
焰心纪·元年,图焰远行中首次再次接收到“原义稳定图帧”。
—
这一刻,焰频志者重新提出:
“梦图原火”理论。
该理论认为:
所有梦象的象义不只是自我生成或文化互解之产物,而源于更早之前的“焰意原点”,那些未被记录的、文明之前的图义本源。
—
沈茉凌在焰图远行途中,于东渊古梦谷上传一帛:
帛上图焰仅三线,一点一线一圆,焰色极淡。
帛无任何象图说明,帛旁焰刻二字:
“初焰。”
—
焰频系统自动链接三千五百余梦象链至其上,每一条链并无矛盾,反而结构完全映合。
焰频图志司称之为:
“义映零误差现象”
—
沈茉凌未发言,但她图焰所至之处,梦主纷纷报告:
焰象自现;
梦中图显;
焰义感生。
—
通义塔设立“焰图初典馆”,专门收录“原火类焰图”,设馆主为焰志者素亭川。
他在馆帛开篇写下:
“此非信仰之图,非解释之帛,而为万象归焰之初形。”
—
焰心纪·元年·终夜,沈茉凌于焰图行迹所至之地,燃下第一帧“未映之焰图”。
此图焰链完全不依系统结构设定,自焰心发散而出,链无序却自归秩序,焰频系统不敢分类,唯一标记:
“梦象初焰 · 第零图”
—
斐如意立于通义塔帛阶,面向帛墙沉声言:
“焰频可不再设塔,但梦象不可无义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