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她!”
“那些卷宗里,牵扯了多少秘密,您不是不知道!”
“一旦落入德妃手中,后果不堪设想!”
苏威没有说话。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槐树。
良久,他才叹了口气。
“哲儿,你还是太年轻了。”
他转过身,看着自己的长子,眼神复杂。
“你以为,为父是在向德妃低头?”
“难道不是吗?”苏哲不解。
苏威摇了摇头。
“你只看到了德妃的懿旨,却没有看到,这背后,你弟弟的影子。”
“宸儿?”
苏哲更糊涂了。
“这和他有什么关系?他现在就是德妃手里的人质!”
“人质?”
苏威的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意。
“你真以为,你那个从小到大,连风吹一下都会咳嗽半天的弟弟,是个人质?”
他从怀中,掏出了一封信。
正是苏宸派人送来的那封。
苏哲接过信,打开一看,上面只有八个字。
“孩儿无恙,静观其变。”
字迹瘦削,却力透纸背,带着一股与他本人截然不同的锋锐之气。
“这……”苏哲愣住了。
“这是宸儿的亲笔信。”
苏威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昨夜,宫中出事后,为父第一时间就派人去查了。”
“结果,却处处碰壁。”
“所有知情的人,都被下了封口令。”
“直到今早,这封信,和德妃的懿旨,一同送到了为父的案头。”
他看着苏哲,一字一句地说道:
“哲儿,你不了解你的弟弟。”
“或者说,我们所有人,都不了解他。”
“他不是绵羊,他是一头藏在羊圈里,伪装了十六年的,狼。”
“现在,这头狼,饿了。”
“他要的,不是大理寺的卷宗。”
“他要的,是借德妃的手,拿到整个大理寺的,查案之权!”
苏哲的大脑,一片轰鸣。
他无法将父亲口中那头可怕的“狼”,和自己印象中那个体弱多病的弟弟,联系在一起。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他下意识地问道。
苏威重新坐回椅子上,端起了那杯已经凉透的茶。
“静观其变。”
他缓缓吐出四个字,和信上的一模一样。
“既然他想玩,那我们苏家,就陪他玩下去。”
“我倒要看看,我这个儿子,究竟能在这长安城里,掀起多大的浪。”
他的眼中,闪过一抹期待,又有一抹深深的忧虑。
长安的风,真的要起了。
而他的儿子,苏宸,正站在那风暴的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