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味觉记忆——那是不加修饰的纯粹,带着食材本真的粗糙与温暖。
这种记忆的量子波动频率,与他收藏的郑琦母亲最后的实验日志完全一致。
静默场餐巾展开最终味觉分析报告,文字在虚空中流转成金色光晕:
名称:无题之汤
成分检测:
0% 商业算法
0% 专利情感
0% 标准化流程
100% 无法分析物质
备注:
这就是你五岁那年
我故意没放盐的
第一碗失败作品
数据字符间,隐约浮现出五岁郑琦蹲在灶台边的模糊身影。周明的神经接口自动调取历史影像:孩子正用沾满面粉的手指偷偷蘸取锅里的汤汁,被烫到却仍笑得灿烂。母亲的身影穿过时光迷雾,递来一个素白无纹的盐罐。
当郑琦揭开罐盖的瞬间,半融化的初心结晶在罐底闪烁,晶体间夹着一张被汤汁晕染的纸条。
周明启动微观解析程序,纸面字迹模糊难辨,唯有末尾的简笔画还清晰可认——那是五岁的他,用歪歪扭扭的线条画下的一碗汤,旁边标注着稚拙的\"最好喝\"。而在盐罐阴影里,商业公司的logo正在缓慢生长,其分子结构与《虚无食谱》的病毒代码产生量子纠缠。
他握紧量子炒锅,在沸腾的数据洪流中意识到,这场关于本味与利益的战争,不过是掀开了冰山一角。真正的较量,藏在每个文明对\"味道\"最原始的执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