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关于冒充未来大秦丞相的那些事 > 第92章 将相无种

第92章 将相无种

斯立刻将话题引向了实际治理中可能遇到的棘手难题。他面向那些渴望证明自己的学子,从容地抛出了几个精心构设的情景。

第一个情景便直指核心矛盾:“譬如,工程需征用一片土地,按秦律自当给予补偿。然,若此地恰好是某旧族耆老的祖坟所在,老人以死相胁,更煽动族人阻挠。此时,若强行依法征用,固然能保证工程进度,却恐激化民怨,酿成事端;若姑息退让,则工程延误,大局受损。身为佐吏,尔等当如何权衡?”

紧接着,他又提出了第二个更为考验人性的困境:“再如,工程急需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然查其过往,发现此人曾有偷盗旧友财物之行径,虽未被旧赵官府追究,但污点仍在。秦律对此,或可罚可不罚。若用此人,其技艺能解燃眉之急,乃务实之选,却可能引人非议,败坏队伍风气;若弃之不用,固守道德清誉,则工程必受拖累。此等情境,又该如何抉择?是重结果,还是重程序?”

最后,李斯将目光投向了更切身的考验:“设想,在分发赈济粮草的关键时刻,尔等亲自主事,却发现有自己的亲友混迹人群,企图蒙混冒领或多占便宜。此时,是铁面无私,秉公处理,虽可能因此伤及亲友和气,却能维护法纪公平?还是稍作通融,徇私舞弊,保全了人情,却玷污了公器,破坏了规矩?这公与私的界限,在高压与人情的拉扯下,又当如何坚守?”

这并非是寻求标准答案的考问。李斯抛出的每一个情景,都如同一面精心打磨的镜子,旨在映照出每个学子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处理复杂事务的风格,以及在重重压力下,那份潜在的对秦法与效率的绝对忠诚度。他平静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等待着从这些即将被委以重任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他所期待的答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