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财物的价值一时之间实在难以估量,不过好在有专门的内监负责核算。,p^f′x·s¨s¨..c*o¨m?
只是目前而言,它们只能先被算作固定资产。
朱有建站在内库中央,环视着这满室的财富,心中暗自思忖,这些财富或许将成为大明王朝重振旗鼓、扭转乾坤的重要助力。
朱有建正沉浸在这满室财富带来的震撼中,突然脑海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于是赶忙开口问道:
“快看看,这些金银上面可曾有刻字印记?”
王德化一听,立刻偏过头,向内卫们使了个眼色。
十几名内卫会意,迅速行动起来,纷纷走到那些盛放金银的箱子前,开始仔细地检查。
他们的动作迅速而熟练,眼神专注地在每一块金饼、银饼上搜寻着。
没过多久,内卫们便有了发现,找出了五十多箱带有刻字的金银。
这些刻字清晰可见,却并非他们熟悉的汉字,而是满文。
曹化淳见状,马上召集了一众番子,让他们一同研究这些满文的含义。
这些番子对于满文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大多都是半吊子水平,但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他们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有的拿着刻有满文的金银仔细端详,有的则翻找着相关的资料进行比对。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有了成果,逐渐将这些满文的意思研究了出来。
众人发现,这些满文里有三个字是重复出现的,其余的则是数字。¢x¢n*s-p¢7^4¢8,.~c¢o·m/
就拿数量最多的那些来说,上面刻着方形的四字:
“二年内府”和“五年内府”。曹化淳将这个结果告知了朱有建,一时间,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朱有建身上,等待着他的指示和判断,心中都在暗自猜测这些刻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曹化淳和王德化看着那些刻有满文的金银,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
他们心中清楚,崇祯九年时,后金鞑汗黄台吉称帝,改国号为“鞑清”,并改元“崇德”,同时设立了内务府。
如此一来,这“二年”便是崇德二年,“五年”自然就是崇德五年了。
而这“内府”,显然指的就是内务府,其职能就如同大明的内库监一样,不仅负责管理财产和皇庄,还承担着监制金银铸造的职责。
看着眼前这数量庞大的金饼和马蹄银,他们心里明白,这些金银绝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
后金向来与大明敌对,没理由会平白无故地送金银给大明,那么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双方之间存在着交易,而且从这金银的数量来看,交易规模还十分巨大。
他们不禁开始思索,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后金愿意拿出这么多金银来交换呢?
稍加分析便不难想到,极有可能是大明对关外实行禁运的盐、铁、粮食,甚至有可能包括火药。
想到这里,两人心中“咯噔”一下,意识到这件事非同小可。
一旦真的存在这样的交易,东厂番子和锦衣卫都很有可能牵涉其中,毕竟这些部门负责着边境的巡查和监管等事务。.我?的·书·城? ¨勉~肺-越?独,
曹化淳和王德化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和恐惧。
他们不敢有丝毫耽搁,直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地说道:
“圣上,此事事关重大,老奴等监管不力,恐有失职之罪,请圣上治罪!”
两人低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等待着朱有建的发落,心中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朱有建看着跪在地上的曹化淳和王德化,微微叹了口气,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
“此事就这么算了吧。朕也知道,过去是朕苛待了你们,让你们为了银子费尽心思,才会出此下策。如今你们立下宣府这等大功,朕既往不咎了,都起来吧。”
曹化淳和王德化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一丝惊喜与感激,赶忙磕头谢恩,缓缓站起身来,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朱有建目光深邃,陷入了沉思。
他心里清楚,大明如今的状况,早已是千疮百孔,连根都烂透了。
那些所谓的大明子孙,一个个端着皇家的金饭碗,本应是最忠诚于大明、最不可能出卖国家利益的人。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晋商能够顺利与关外的后金搭上关系,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