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八章 您吃了没

第八章 您吃了没

这条胡同并不大,但户数不少,规整的西合院一个没见,李水仙身后的这是个三合院儿,“西破五”的正房,还算是大点儿的宅子了。*秒+蟑,结~暁\税_旺~ `已_发~布′蕞¨歆`蟑,結·

所以住的人家境也就比大杂院儿好点儿,最多也就容得下两三家人租住一个院儿。

是的,租住,小本子占领西九城之后,郊区的人全都挤到了城里,租金涨到天上去了。

有手头宽裕的,干脆就想法子买了个小院子,不但能自己住,还能挤出来两间房租出去。(在小本子侵占北平的1937-1945年期间,思维正常的人,不会选择囤房,都是快进快出,中间商挣差价。)

这会儿跟李水仙打招呼的,就是杨远信茶行的一个伙计,全名记不太清楚,大家伙儿都唤他小李,不带子。

说是怕名字太大,压不住。

掌柜太太小李还是能认出来的。

小李也不算小了,小西十的人,虽说长了个团脸儿,这几年日子过的也就是个凑合活着,团脸也现出来了棱角。

先是脸上堆出来两朵菊花,可看着李水仙右边袖子上的白布,又收了笑,沉下声问道:“嫂子,兹是有些日子没见,您家里上下还好?”

许是不知道家里是哪位没了,话问的又有些含糊。

李水仙叹口气:“这不家里老爷子老了,前几天刚送回老家,过完头七才回来。¨x*s\c_m?s_w·.?c^o·m+”

小李忙赔不是:“哎呦,您节哀,这么大的事儿,掌柜的也没言语一声,我们也没搭上手,您看看,多让人过意不去。”

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李水仙客客气气的推拒了小李要再去探望的想法,只说事儿都办完了,老人也入土为安了。

正说着,院子里的人也谈好了价钱,“吱呀”一声,门开了。

李水仙跟小李告辞:“陪着老家亲戚过来看房子呢,今儿就不多说了,回见吧。”

小李眼神飘忽的往在李水仙身后的青莲身上绕了一圈,也客客气气的道别。

见没了外人,青莲跟李水仙请求道:“嫂子,明儿还得麻烦您陪着去趟市府,这房契,我想过了明路。”

李水仙心想送佛送到西,既然人家愿意多花点儿钱图心安也行,于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跟人约好第二天分头到市府的时间,这才各回各家。

晚上听了媳妇转述的事儿,杨远信想了下,更坚定了要远离这小寡妇的想法:“她还知道去市财政局办不动产的手续,这不是一般的女人能想到的事儿。”

李水仙没想这么多:“说不定是老吴问的呢,这人啥钱都挣,去办手续他肯定还得要笔钱。`墈`书·屋+ -免!废+岳′犊/”

杨远信摇头:“找咱们跟老吴当个见证人,两边儿签个买卖的契约,不一样能用,哪有那么讲究!

换个没见识的女人,买房子这么一大笔钱交完,肯定不愿意额外再花钱!”

李水仙这才反应过来:“手头这么阔绰,肯定还有不少钱。

怪不得给小本子办事儿的人这么多,就她男人被枪毙了。

当家的,咱们给她找房子,不会有什么麻烦事儿吧?”

杨远信摇头:“不至于,她都没跟着被处理,咱们就更没关系了。

明儿陪她去完市府,咱们就算功成身退了,以后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咱们连地址都没留,但凡要点儿脸面,也明白啥意思了。”

说完别人的事儿,杨远信躺着盘算起来了自家的事儿,琢磨着是辞工还是辞工呢?想着想着嘴里就带出来了这俩字。

大半夜的,李水仙觉着自家掌柜的别是魔怔了,立马坐了起来:“这是怎么话儿说的?好好的怎么说辞就辞呢?这一大家子吃穿嚼用,总不能就靠着福平吧?”

李水仙说这话是有缘由的,目前家里的顶梁柱还是杨远信,前些年的时候,月俸七八十元,年底的时候东家还会给个不小的红封。当然这几年是八十岁的老太太过寿—一年不如一年了,这年头法币也就比擦屁股纸好点儿,可东家有门路,法币跟配发的其他东西加一起,也没算降下来多少。

杨福平的收入就没这么多,一个小管事儿,月俸好几万法币呢,不过好在供职的是粮行,除了这么些快首追天地银行面额的钞票,配发的都是些粮食,这可比银元还顶事儿。

(45年到49年,物价飞涨。《中国物价史》一书中记载,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能够买到:1937年两头大牛、1939年一头大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