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三十三章 糖瓜没了

第三十三章 糖瓜没了

大人的决定,并不会因着小朋友的不情愿而改变。·微^趣!晓/说* ?庚.芯?嶵_筷,

大名杨继宗小名石头的小朋友,虚六岁就握上儿童用的毛笔开始描红。

日子就在石头一张张废掉的鬼画符中翻篇。

腊八粥刚喝完,仿佛一眨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俗话说“民三官西”,这天吃完早饭后,杨远信领着一家大小祭灶。

灶王爷的神像放在厨房,两边贴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 下地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主”。

当家媳妇李水仙放上了三个酒杯,现开一瓶清露大曲倒了进去。

然后摆了一盘白面饽饽,一盘炒豆子,一盘干草,还有一盘糖瓜。

豆子和干草是给灶王爷骑的马备的,而糖瓜则是为了让灶王爷吃饱吃好把嘴给粘上,让他年底上天述职的时候,说不出来这家的坏话。

该供的供上,杨远信举着香在心里嘀咕的什么,大家都不知道。

等结束之后,红妞眼巴巴看着糖瓜,求助的看向石头。

石头哄妹妹:“等把灶神爷送上天,糖瓜就能吃了。”

看着小闺女的馋样儿,杨福平捅咕下弟弟:“去去,把糖瓜端出来跟他俩分着吃去。¢2?芭.看!书-王\ \蕞,鑫?漳′結.埂-欣^快/”

分吃好吃的,这简首是杨福安最喜欢干的事儿了,没有之一。

于是高高兴兴去堂屋的柜子里端出来个小筐,里面放着三个圆滚滚的糖瓜,一下子吸引了兄妹俩的目光。

按照石头的强烈愿望,不能敲开,一人抱一个去胡同玩去了。

杨福安自觉己经长大了,老老实实的敲开了分给大家伙一人一块儿。

杨远信笑咪咪的看着小儿子,看这样儿谁也看不出来人不太聪明的样儿。

刘翠芬逗他:“福安,这会儿估计灶王爷还没甜上嘴呢,看见你先吃会不会生气。”

杨福安机灵的从自己的那一块儿上掰下一点儿放进了供盘了:“灶王爷先吃!”

刘翠芬哈哈一下,把自己那块儿也塞给了小叔子:“嫂子不喜欢吃甜的,福安吃,多吃点儿能变聪明!”

杨福安笑着点头,往嘴里塞了一口,嚼嚼嚼嚼的还想说话,发现嘴都张不开。

等嘴里那口咽下去后跑他爹跟前表示:“我试过了,今年的糖瓜特别黏!”

杨远信明了他的未尽之言,拍了拍儿子的手臂:“行,我知道了,福安出去看着你侄子侄女,别让他们被人抢了糖瓜!”

杨福安把手里剩的往嘴里一塞,就听话的去胡同里找人。¢微¨趣*晓,税,网! /已?发+布,罪~芯-璋,截/

杨远信扭头问杨福平:“你们粮店怎么说?明儿就不用上工了吧?”

按常理来说,都是过完小年关门,等到年后过完初五,有甚者过完十五才开门。

杨福平把自己手里的那块儿糖瓜掰下来一大半顺手塞给了媳妇,自己一小点儿一小点儿的吃,倒也不耽误说话:“今年到现在还没接到放假的通知呢,一会儿我还得去转悠下,看看东家怎么说。”

杨远信也有点儿闹不明白这日子,上头让过新历年也过了,总不能不让老百姓过春节吧。

迟疑下问道:“有新规定了,又不让过年?”

杨福平不屑道:“瞎,早些年这么叫成功过嘛,我琢磨着可能是卫东家让钱蒙了心了,想让多干几天。等我一会儿去店里,跟老钱商量下,日子再不好过,也不能不过年。”

爷俩正说着,就听到石头抽抽搭搭的跟在杨福安后面进了门。

一抬头,看见个小花脸。

刘翠芬一看儿子这样,忍着笑问道:“这是怎么了?”

石头哇的一声,扎在刘翠芬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怎么哄逗不出来。

实诚的小叔充当嘴替在一旁解释:“我出去那会儿,就看见红妞就坐在门槛上老老实实的啃芝麻,石头捧着糖瓜去胡同里跟小孩儿玩儿去了。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就哭了,我一过去,那群小孩儿就都跑了。

然后林老师家的小老三拉着他回来了,就是糖瓜没了。”

石头听到这,伸出来小手:“糖瓜就剩这么多了。”

五六岁小朋友的手能有多大呢,就剩下石头手心这么大点儿,握的紧的都有点儿要化了。

只听大门处传来个声音:“我知道怎么回事儿。”

原来是小老三也跟了过来,李水仙赶紧招呼孩子进来:“来,三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