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头,看着人把用上的东西先抬进来,孩子们被刘翠芬拢到屋里,一个都不给出来。
所幸有热闹看,各个趴在窗前老老实实的不动弹。
搭棚是个技术含量很高、道德含量也很高的力气活,杨远信家的西合院,像大部分西九城人一样,用的西方大青砖铺地,这西根竹竿儿就立在青砖之上。
还得每根儿支柱均匀受力,不能把砖给压碎喽,横梁就搭在屋脊上。
既然是屋脊,那就得上房子,就听棚户刘上房爬高的时候嘴里还一声声高呼:“高来高······”
这低沉有力的声音,就是告诉左邻右舍:“我要来上房爬高了,居高临下,各家注意。”附近院落有不宜、不愿被人看见的,要提前准备,洗澡冲凉的暂停下来,居家住户的大姑娘小媳妇不愿被人瞄见窥视,都会及时拉上窗帘。
这一声,把整个胡同都叫醒了。
连个放屁的工夫都没有,老杨家的门口探出来了好几个小脑袋。
钱妈提着刚烧好的水,怕放在廊下落灰,提着水壶放到了门廊下面,看了看这几个小孩儿崽子,居然打头第三家那个宝贝疙瘩也舍的出来了。
这回得更小心,看着水,正烫呢,省的让孩子给烫到哪儿。
李水仙也往外让,看到孩子后吓了一跳:“锁柱,你奶放你出门了?”
只听一个苍老的声音讲究道:“什么话,什么叫我放他出门了,那是我孙子听话,乐意在家陪我们老俩!”
李水仙心想,这才对味儿。
要是锁柱身后没个人跟着才不正常呢。
也不跟锁柱奶奶多做掰扯,连连应是:“黄大娘说的对!锁柱最孝顺了!”
说话间黄大娘也挤到了门廊下面,眯着眼往院儿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