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女擦了擦眼泪开始收拾东西。
而何红梅还跪在地上,她抽泣着,满眼歉意,说道:“官家对不起,失态了。”
“没事,我不会在意这些小事。”赵煊看着她说,“以后用膳不用帮我捧着菜碟,放在桌子上就行。”
“手不累吧?”
赵煊抓住她的手左看右瞧。
“不......不累。”
皇帝这一行为把红梅撩的脸更红,从耳根红透脖子。
撩完赵煊就跑。
“走吧,晚上见。”
......
国子监,太学。
国子监作为宋朝最高学府,最高教育机构,里面聚集了一群年少有为的青年才俊。
位于御街一侧的国子监每日热闹非凡,特别是开封被金人围城之时,这里的太学生们更是活跃。
时时刻刻探讨政府所作所为,宰执们的一言一行。
不少太学生在此期间接连上书皇帝,力求主战。
他们时常聚集一块谈诗论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丁特起作为太学生中一员,倒是与他们略微不同,他之前也经常上书皇帝,现在不干了。
自从张叔夜兵败的消息传来,国子监中隐隐约约意识到什么。
城墙上时常能看见一具又一具的尸体被丢下焚烧,恶臭味弥漫整个街道。
有人认为开封城坚持不了多久。
丁特起也是这么认为的,开封如今本就没有多少守军,又遭遇惨败,损失巨大,还如何守,他不得不抱着悲观心态。
如果开封城破,这座辉煌的城池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变呢?
还有没有人能记住这些曾经奋战的勇士?
战斗一结束,所有事情都将淹没于历史尘埃。
丁特起心底升出一个决定,他要把开封城被困所经历的一切记录下来。
皇帝陛下依旧将士所做的一切努力通通记载下来,如此后人才能知道,这里曾经经历了什么。
开封城不幸被破,宋人也千万别忘记这个伤痛!
说干就干,丁特起时常跑出太学,去到城墙下待一整天,和那些巡逻的士兵交谈。
他又经常跑至皇榜下,收集各种政府消息。
回来后奋笔疾书。
“开封没有死......永远不会死。”
同学们经常能听见他的自言自语。
有人被他调起热血,同他一起创作,加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负责收集信息,有人负责抄写,就这样太学中涌起热浪。
只要城头出现躁动,就能看见太学生们的身影。
皇宫有什么动静,也能看见太学生身影。
他们成了靖康年间的旁观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