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 第109章 康王东来

第109章 康王东来

十二月初十,河北军开始分两路北上渡河。顽本鰰占 耕薪嶵全

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大名府。早前康王命令河北诸军于大名府集结,他准备由相州东去大名,大名府作为宋朝北京,繁荣昌盛,是一个驻足的好地方。

而刘韐也在几天之后亦启程上任西北。

此时的李纲也在快速赶往开封,特别是听见开封解围的消息后,不知道陛下在混乱之中复起他的诏书还算不算数,总之得回去一看,当初反对他的政敌们一个个的死讯传出,令李纲惊叹。

可想而知开封城被困时的惨状。

朝廷正是用人之际,自己不能因为私心而拒绝征调。

李纲北上,在途中遇见了南下的勤王部队,他大致询问得知京师近况,陛下给他复起的开封府事,已经由赵鼎正式接任,可能没他啥事了。

相位也已经由何栗把持,同李纲出走京师时已经模样大变。

被朝廷排挤一场,李纲的内心也惴惴不安,不过至少各种方面都是朝向好的地方去。

到了京师,只要能贡献一份力量,职位高低又有何用?

迎着冷飕飕的寒风,李纲已不知是第几次以如此模样进京。

......

北京,大名府。

苏余和张德抵达大名府的几日内,不断有部队进入大名府城驻扎。.5/2¢0-s,s¢w..¢c`o/m·

在开封解围的消息没有传到大名时,苏余曾不遗余力地去劝说他们南下勤王。

可是诸位军官碍于大元帅府命令,不敢擅自南下,更何况只靠他们这些分散的部队,南下碰到金人精锐就是死路一条。

反正已经有宗泽南下,他们便可全身心投入到大元帅府事务里,不必去扰乱阵脚。

苏余失望至极,他费了好多口舌,才劝得一队五百人兵马南下,可是他们出了城转眼就消失在东方。

一直到开封解围的消息传来,苏余才如释重负。

他和张德小小庆祝一番后,打算返回开封,也就是十一日前后,宗泽发来了信件,命令张德留在大名府待命。

而西边也传来康王即将抵达大名府城的消息。

宗泽升任三路宣抚,准备会合康王,收编他的兵马,令苏余和张德打头阵,提前告诉康王朝廷指令,给康王时间准备交接事宜。

十二月十二日,苏余和张德在城外迎接康王。

苏余作为朝廷特使,有权力和康王会面,告知朝廷决策。

大元帅府聚集了五万兵马,实力强劲,分三批入城,人未到先传令大名知府准备粮草犒军,康王打算在大名府驻扎一段时间在做打算。

大名知府开始忙了。¨0~0-晓¢说,惘- !已?发+布`罪\鑫.彰,劫^

河北几路乱作一团需要他料理,金国东路军又从他这里过境准备北撤需要防备,康王又入境,让他十分头疼。

但又不得不拿出最好的状态来迎接康王。

毕竟和朝廷失联后,康王几乎成了河北支柱。

有亲王级别的人物来到北京,他的压力会减小一些。

他害怕的就是金军北撤途中犯老毛病,四处劫掠,大名府作为北京,人口百万,城高地险,堑阔濠深,比不上开封却也足够繁荣!

金军若是进攻,开封城都坚持不了一个月,大名府能坚持多久?

大元帅兵马一到,金军不敢发疯。

当天午后,他们便是在大名知府带领下迎接康王。

康王作为大元帅,在相州赶制了大元帅纛旗,立在中军,威武霸气,由南门口入城。

百姓于大街两侧迎接。

陪同知府迎驾的苏余第一次看见了这位亲王的面貌。

早在当初便听说康王面对金人威武不屈,面不改色,令苏余十分好奇。

车驾入城后,年轻的康王掀开帘子朝百姓们招手。

红润的脸上除了稚嫩还是稚嫩,他一直笑着,似乎在享受万民的朝拜欢呼,毫不掩饰其居高临下的姿态。

康王此时也不过十九岁。

作为如今亲王中有权有兵的特殊存在,康王傲慢之感油然而生,苏余怀抱圣旨,对于如此亲王,内心不悦,隐隐感到不安。

朝廷改由宗泽收编大元帅府所有兵权是正确的。

康王名号依旧留在河北凝聚民心,但是不给他任何指挥权力。

大名府自从仁宗时代兴建都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