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野有些出乎意外,这和他固有印象当中的宋人截然不同。?咸?鱼/看¨书¢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_
要知道,骨子松软的胆怯者,不可能因为一场战斗的胜利就变得高大威猛。
显然宋廷借着太原之胜,仿佛脱胎换骨。
斜野立刻给使团致歉,借口因为燕京府管理还有诸多不健全之处,怠慢了使团。
最终斜野派出卫队出城迎接,给足了宇文虚中面子。
当大宋使团由南壁进入燕京时,道路两侧围满前来观看的燕地百姓。
说来也奇怪。
服了一辈子辽服,前几年换了宋服,过不久,又要跟女真人同服,不知燕地汉人到底是何种情感。
这些围观的百姓,都只是抱着看热闹心态,燕地归谁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终于有和好的意思,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值得高兴的。
但归根结底,汉人还是希望宋廷能完成一统。
使团在宇文虚中的指示下,张扬旗帜,他则着紫袍领头,余下随行甲士褪去甲胄,然脸上不能出现畏惧之色,严令抬头挺胸,仪态端正。
让燕地汉人看清楚,他们绝不是三年之前那些腐朽的宋军士兵。
金人迎接的卫兵全副武装,高头大马,利刃出鞘,呵斥围观百姓让路,将使团送至一处驿站落脚。
当天并未得到接见。\咸/鱼*看,书`网, `无,错,内,容^
意外的,斜野派了张邦昌前来慰问。
没错,又是张邦昌。
宇文虚中、王伦都十分厌恶其人其事。一个秦桧在粘罕帐下,一个张邦昌在三太子麾下,一边挂一个“汉奸”,金人好手段。
使团都厌恶他,可张邦昌称是斜野特意点名要他来见,又不能不见,金人单纯就是为了恶心使团。
张邦昌单独前来,有意思的是,他还身着当初在朝廷任职时的紫袍官服,不知为何金人竟然允许,料是以此刺激使团。
紫袍上有破洞、褶皱,却非常干净。
张邦昌笑脸盈盈,宇文虚中一见他便揶揄道:“是张相公啊,在胡虏这谋了什么职位,值得你如此做派?”
“唉,当初也是奉陛下旨意出去和议,我倒是欲离开此处,只奈何金人不允,寄人篱下,自然听从调令。”
“当初和议之臣皆有罪,你倒是应该庆幸,否则徐秉哲以及王时雍死时也有你,陛下决议战时你不能讲和呀?”
“陛下英勇无畏,我确实不料到会入金营和谈以求拖延时间,当初和议为了退兵,既然太原光复,我也不在求和议......怎么今时今日,又同金人修好来了?”张邦昌疑问。
按当初皇帝在开封时那般强硬,绝不可能乘着胜利余威谈和议呀?
张邦昌有自己的算盘,以当今局势,乘胜追击才对。¢搜_搜.小·说·网, !更/新,最,快^
宇文虚中不解,自然认为是斜野托他来试探,便说:“天朝上国,北朝要求化解矛盾,怎能不来,至于媾和,那倒是未知,我只是奉陛下旨意出使,无权肯定媾和。”
张邦昌皱眉,下定决心一般:“人多耳杂,请屏退不相干人员。”
宇文虚中照做,屏退众人,还留一个王伦在现场,张邦昌又示意王伦也需要离开。
就算是副的也不行。
王伦嘴角抽搐:“我这个副使倒是被圈出去了!”
说罢还是识趣的走开。
驿站房间内,仅剩两人四目相对。
“你想说什么秘密?”
张邦昌不答,而是面南做起最高礼仪跪拜礼,稽首,缓慢而庄重。
“......”
“罪臣张邦昌,负于陛下,当以死报之。”
“你想干嘛!?”宇文虚中慌了,跪拜礼做出来可不像是开玩笑,“别死在这里啊!”
谁料张邦昌潇洒起身摆摆手:“莫慌,不是现在,说不定是以后,但绝不会死在这里。”
“我会将我所知晓的金国虚实,全部告诉于你,但不能付诸于纸面,否则我们都会死,这些信息,只能由你亲口告知官家。”
张邦昌面色凝重,视死如归。
“我们?”宇文虚中一时语塞,他没料到张邦昌来这一手,这是金贼计谋还是张邦昌真心实意?
“我如何相信你。”宇文虚中往后一退,“若你帮金人试我,那便免了。”
张邦昌轻声叹气:“料到如此。”
说罢掏出一纸,交给宇文虚中。
后者接过纸来看,上面字不多,倒是落款的印章显眼。
正是大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