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邙山诡事 > 第290章完结

第290章完结

我们喜出望外,在这邙山地下,不光成了夜视动物,而且经常吃压缩饼干,连点荤腥也闻不到,嘴里快淡出个鸟来,没有到这里还有这么丰富的储藏室,我们自然也不客气,决定在此饕餮一顿,大碗吃酒,大块吃肉,来一顿人生盛宴,好好犒劳自己一顿。·如\文?网′ !耕,欣*最,全′

为了戒备起见,所有入口的食品,都有刘王候先吃,然后我们才吃。

顾雄打开酒瓮塞子,一股浓浓的酒的醇香扑鼻而来,杨三直咽了几口唾液,酒虫子怕是也被勾引到了喉咙口,刘王候用木勺子舀了两勺自己先尝了,一时面部扭曲,表情怪异,不过从大口吃肉喝酒来看,一望便知是豪杰之辈。

九爷也经不住酒香诱惑,过来贴近酒缸闻了闻,说:“这是山西白酒,也叫小刀子酒、抓心酒。”

孙雨莺好奇的说:“这小刀酒还好理解,为什么叫抓心酒呢?”

九爷爽朗的大笑起来,“这种酒含甲醛高,喝了上头,所以当地人说喝了它,一抓心,二抓头,三抓抓成个仰天猴。/艘_艘_小^说¢惘′ *追?最^辛,章·劫.”

九爷学着醉成仰天猴的样子,引来一阵哄堂大笑。

我喝过这种酒,在偏僻高寒山区,陕南人秋收后习惯用玉米自酿“烧酒”,也就是自造白酒,家境好的人家一年酿几百斤,一两也不卖,全部用于自饮。还有陕西人用拐枣、柿子、梨、高梁杆、玉米杆酿酒的。当地流传的民谚说“收罢秋,粮入仓,家家户户酿酒忙”就反映了这一情况。

陕西还有个习俗,每逢春节前几乎家家都要用糯米酿造“黄酒”。当地人说“过年做黄酒,显得家富有”,因它是自家酿的,花钱不多,可以让客人放量畅饮,主家不致出现壶空酒尽的寒酸窘迫之状。

陕西白酒性极烈,即便是好酒佳酿,入口亦不醇,一杯下肚,恍如生吞下一块木炭,腹中如灼,怪不得刘王候喝下去龇牙咧嘴,五官挪移。

刘王候平生喝尽了琼浆玉液,喝这种平常百姓家的烈酒,竟也喝得津津有味,对于这个在邙山深洞生活了近2000年的老妖怪,见证了多少时代的变迁,也造就了他老谋深算、诡计多端,满肚子花花肠子,九爷的警惕性显而易见。_狐?恋`闻/血, *已/发′布`最\辛~蟑!结~

刘王候把木勺递给九爷,说:“杨九爷,我们打交道可不是一天两天了,难得今天在此相聚,所谓‘无酒不成宴席’,今天是在我刘家的地盘上,我刘某人先喝为敬,只是此地偏离我的宫殿,储物不丰,没有山珍海味,美食佳肴,只有农家浑酒,还望多多包涵。”

九爷说:“刘王候此话差矣,这邙山是中国的地盘,是中国人都能来去自由。至于酒嘛,我也是庄户人家出身,老家人爱喝酒,说什么‘有酒不怪菜’,炒一碗酸菜,或弄几个生辣椒,也能成席。我老家蒙克山,那里山里人用大土碗盛酒,豪爽得很,在东北都是喝自烤自酿的农家烧酒,像什么柿子酒,秆秆酒、苞谷酒、高粱酒、大麦酒、拐枣酒、阳桃酒等,多得很。家家都有一缸酒,家里成员凡能端起酒杯的,来客都要上阵敬酒。不过今天我杨老九是带着任务来的,只能吃饭,不能饮酒,所以,就请刘王候自斟自饮了。实在是不好意思了。”

刘王候说:“我山阳王就是出生在陕西东南部商洛市,哪里自古民风淳朴而粗犷,饮酒成风。老家人好酒。喜悲生死,迎娶送接,莫不喝酒,查查历史,都知道我山阳王独爱这杯中之物,常言道,酒聚五谷之精髓,集天地之灵气,汲日月之精华。有句诗说得好‘人间桃花三万里,九转红尘一孤魂。仗剑长歌诗与酒,无欢无散不人生’,这么好的酒,我自己独斟独饮,岂不是有愧于各位兄弟。”

杨三回头看了两眼九爷,说:“爹,这酒咱真的不喝?”

九爷斩钉截铁的说:“军令无戏言,一口酒也不能喝。”

刘王候这时却上了酒瘾,用木勺不住的喝,醉眼迷蒙的看着被酒香逗引的杨三等人,九爷越说不喝,刘王候就越喝的津津有味。

孙雨莺说:“九爷是怕酒中下了毒药和慢药,在这紧要关头耽误了大事。”

慢药?什么是慢药?

孙雨莺说:“二小,顾名思义,这慢药就是毒性慢慢发作,最后让人头晕转向,动弹不得,任人摆布罢了。”

我说:“九爷是不是有点小心过分了?如果真有慢药,刘王候能这样一勺接一勺的喝,他活了近两千年,难道他不怕死吗?”

孙雨莺说:“二小,慢药不一定能致人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