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c.o-m?红六军团便改道西向黄平,绕过 阳河,寻找敌空隙,再北上向铜仁、江口前进。9月26日,红十八师在剑河县的大广一带遭湘、桂敌军夹击,五十四团受到损失,团长赵雄牺牲。五十四团分别编入第五十二、五十三团。六军团迅即撤出 ,于30日进到黄平县属瓮谷陇地区。这时湘敌第五十五旅、独立第三十二旅及桂军第十九师已由 水以北地区赶来,分别在施秉、镇远、三穗一线布防;黔敌第四、五、六3个团配置在施秉、黄平一线;桂敌第二十四师及湘敌补充第一纵队也西进尾追。敌人企图以湘、桂、黔三省主力阻止红六军团于 阳河南岸,前后夹击,将红军歼灭于镇远以南, 阳河、清水江之间地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下,红六军团决定迅速摆脱敌人。10月1日,红六军团在黄平、施秉间突破黔敌王天锡第四团的堵截,分兵两路抢渡大沙河。一路经罗朗、太翁铺攻占了老黄坪(旧州),4日又攻占了瓮安县的猴场(今草塘)。另一路经金坑、牛大场进入余庆县的龙溪一带,到达乌江南岸。此时,乌江北岸之守敌较薄弱,有利于红军活动,红六军团准备西渡乌江。
甘溪遭遇战
1934年10月4日,正当红六军团准备西渡乌江时,在猴场接到中革军委10月3日令:“桂敌现向南开动。据谍报称,二军团部队已占印江。六军团应照军委一日十三时半电令,速向江口前进,无论如何你们不得再向西移。”此日,军委又两次致电六军团,不准渡江向西行动,“绝对不可再向西北转移,”“迅速依军委电令向铜仁以西,乌江以东之江口前进”。然而,此时的桂敌并没有向南开动。红六军团在进入猴场之前,王家烈见合围之势已经形成,遂令王天锡去湘、桂敌间,面商“会剿”具体办法。王天锡即到施秉的新城烂桥,与李觉、廖磊会商,决定:湘军由镇远向石阡城推进;桂军由施秉向石阡县路腊、大地方(现均属镇远)等地分股逼近;黔军进军黄平。企图三面合击,截断六军团与红三军会师道路,并妄图压迫红六军团在乌江狭小地区歼灭之。敌人已料到红六军团必经余庆、石阡去和红三军会合,以湘、桂两军主力进到石阡、镇远大地方地区拦截;同时,以桂军第二十四师,湘军补充第一纵队及黔军一部由南向北压迫。
对于上述情况,红六军团完全不知道。按照中革军委命令,决定掉头向东北方向进发,打算经石阡进入江口。行军序列是:军团参谋长李达率领的红十七师担任前卫,辖第四十九团(团长吴正卿、政委晏福生)、五十团(团长郭鹏、政委彭栋才)、五十一团(团长金成忠、政委苏杰)3个团;军团直属部的政治部、通讯连、侦察连、国家保卫局及供给部、卫生部、红军随营学校和红十八师第五十三团(团长张振坤、政委余导群)随后;红十八师直属部及五十二团(团长田海清、政委李笑岩)担任后卫。
10月5日,红六军团分两路从余庆龙溪经大涵洞、老羊坡、沙坝苕平沟、勤洞坡等地进入石阡河坝场。前卫进入走马坪(聚凤)、葛容(国荣)一线,后卫经马家屯、 向甘溪方向进发;军团部到达马扶堰、铺溪、晒溪一带;后卫从马家屯、宝龙至走马坪一带。此时,湘敌李觉率6个团,在石阡县长兼民团指挥李采书、副指挥张俊之等引导下抵达石阡县城,并在白沙、本庄一带布防;李采书复派侦察队及民团引桂敌廖磊9个团由大地方进入铁厂(坪山)、坪贯一线;黔敌王家烈部亦至余庆,并在石阡边境紫荆关、龙溪及龙塘、白沙等地进行围堵。石阡民团探知红六军团已达走马坪、马扶堰,向甘溪方向进军时,将红六军团进军情况专人飞报桂敌,廖磊即率桂军主力连夜从铁厂、坪贯等地向甘溪进扑。
10月7日拂晓前,红六军团按照前进序列继续东进,准备当日在甘溪休息,再利用夜晚越过石阡、镇远大道路进入江口。此时桂敌第十九师由石阡民团带路到达白岩河至甘溪平望聚集,寻找红军作战。上午10时,红五十一团三营营长周球保(后改名为周仁杰)率部到达甘溪镇东街头,派侦察队长王志坚率20余便衣先至街头侦察,前卫部队陆续抵达,号房宿营,埋锅造饭,准备休息。但此时桂敌第十九师的前哨已至甘溪东北平望一带。+l!u′o·q!i-u/y!d!.*c^o+m+侦察便衣在镇西2公里的娃林坳,发现有敌探接近甘溪,迅速行动,将敌兵挟持,紧接着,又出现敌探2名,并挟持农民袁老五带路向甘溪镇赶来。由于侦察兵误认为此系当地土匪民团,立即上前抓捕了为首1名,其余2人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