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 > 铜仁市松桃县内红军活动旧址及纪念碑、馆简介

铜仁市松桃县内红军活动旧址及纪念碑、馆简介

路红军行至石梁乡红石板干沟“一线天”地段时,突然遭遇土匪伏击,形势瞬间变得异常危急。狭窄的“一线天”让红军队伍难以展开,土匪却凭借熟悉的地形和隐蔽的位置发动袭击。然而,红军战士们毫不畏惧,迅速投入战斗,与土匪展开了激烈的拼杀。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中,雷元洪、雷洪胜、李春生、吴玉存、贺某某五名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扞卫了红军的尊严和使命。*看¨书-屋/ `已¢发_布/罪\辛′彰^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战斗结束后,当地群众冒着被杀头的生命危险抢救伤员,并把牺牲的红军烈士遗体隐藏起来。第二天,乡亲们悄悄地把五名红军烈士遗体安葬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这份对红军的深厚情谊和勇敢之举,令人动容。为了深切缅怀和永久纪念牺牲的五位红军烈士,1978年,甘龙区原红石公社在红石板蒋家山上做了2.3米高的纪念碑,虽然这座碑最初并不高大宏伟,但它承载着当地人民对红军烈士的无尽思念和敬仰之情。

2006年7月,红石板群众自发捐资,对纪念碑进行了改造。他们把碑抬高,下面立起2米高的二级基座,纪念碑总高4.3米,并在碑旁边修建了1间纪念堂,内设有雷元洪、雷洪胜、李春生等烈士之位和红军烈士塑像。整个纪念场所硬化面积133平方米,修筑石板凳4根,为人们前来缅怀先烈提供了更加庄重的场所。2006年10月,松桃苗族自治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前往红石板红军烈士纪念碑瞻仰,缅怀革命烈士,并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那一刻,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先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深刻感受到了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2018年,县人民政府又对红石板红军烈士纪念碑进行了改扩建,对纪念设施进行整修、美化、绿化。重新改扩建后的红军烈士纪念碑高10.24米,寓意为红二、六军团在石梁会师的时间是1934年10月24日;基座高1.8米,基底为边长3米的正方形;碑身为边长2.06米的正方形,分别代表红二、红六军团。建成后的瞻仰平台台长22米、宽12米,如今,这里成为了人们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每年都有众多游客、学生和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感受那段悲壮而伟大的历史。

石号坡烈士纪念塔:镌刻英雄事迹的不朽丰碑

石号坡,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迓驾镇附近,这里山大坡陡,路险林密,地势极为险要。1934年11月21日,黔东独立师从梵净山护国寺出发到达松桃境内的落满、寨英一带,经过孟溪、大路河转到四川秀山县的兰桥、邑梅。由于政委段苏权在战斗中负伤,师长王光泽率部折回松桃境内,经长兴区的净岘、瓦厂,计划从这里下迓驾入湖南。

然而,伪区长姚雨珍联络龙海清(国民党营长、土匪头子)纠集喽啰在这里设伏,妄图阻止并将红军就地消灭。石号坡是从张坝堰下迓驾入湖南的必经之地,当红军从张坝堰翻过新庄,前进到接近石号坡的土地坳时,麻秀成(国民党连长、土匪头子)与龙海清纠集大队匪徒尾随而来,担任后卫的5名红军战士在敌人的突然袭击下牺牲。先头部队到达麻家寨,抓获企图邀约地方反动武装围堵红军的联络人员姚玉顺、龙永山,从而摸到了敌情。但龙海清是本地人,对地形、路线极为熟悉,麻秀成部隐藏在石号坡密林中,不断向红军射击,红军队伍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局面。

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第三团(即川黔边独立团)团长马吉山主动向王光泽师长请战,要求带领一个排阻击敌人。在石号坡的密林中,马吉山率领战士们利用现有地形,临时筑成一道阻击防线,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敌人凭借着人数优势和地形便利,不断发起冲锋,红军战士们则顽强抵抗,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拼,手榴弹扔完了,就用石头砸。但由于寡不敌众,地势不利,弹药耗尽,红军的枪声渐渐稀少,马吉山团长多处负伤,被敌人围逼得无可退让。面对四周围拢来的敌人,马吉山一边高声呼喊,要同志们战斗到底,冲出去就是胜利的口号;一边拉开手榴弹的导火绳,冲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战士们悲痛欲绝、视死如归,他们将已无子弹的枪砸烂,举着手榴弹,打开导火绳,高喊“共产党万岁!”最终,阻击排除少数人突出重围赶上大队伍外,其余20多位战士英勇牺牲。

马吉山和他的战友们,用自己的行动和鲜血,保证了大部队安全转移。1978年4月,长兴区委会、长兴区人民为了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