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东对着老赵说:“走,我们去吃那家凉皮儿怎么样?”
老赵虽然这些年因为工作的关系,吃香的,喝辣的,天南海北,鱼羊河鲜吃了不少,但是好在他不挑。¢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
老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过好在,老赵他这个人其实挺“能屈能伸”的。吃得了五星级大酒店,也吃得了街边小吃摊。
张启东就是因为知道老赵这一点,所以才会向老赵提出这个建议。
果然,老赵在听了张启东的建议以后,毫不犹豫地就点头同意了说:“好啊,完全可以。刚刚好我也好多年没有吃过凉皮儿了,被你这么一提议,还真有点儿怪想念的呢。趁着这机会,好好儿地尝一尝。”
很多年以前,读书的时候,张启东和老赵两个人就特别特别喜欢聚在一块儿,去吃那些路边摊。
那个时候放学晚啊,晚自习结束了以后,饿得肠子都要青了。一大群莘莘学子从学校里头冲出来,一个个如狼似虎,像被咬了的丧尸一样,冲向了学校门口的路边摊。
老赵和张启东也在其中之一。¢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张启东仗着自己体育好,跑得快,每次都是先去占好位置,然后点好他和老赵两个人爱吃的。
等老赵到了以后,点的那些菜也都差不多做好了,端上桌了,就你一筷子,我一筷子地吃了起来。
说起来也是奇怪,张启东不是S市的人,老赵也不是,但是他们两个人都出奇地喜欢吃凉皮儿。对于凉皮,那简直就是真爱了。
两个人那个时候虽然烤串儿,麻辣烫,手抓饼……什么都吃,但是光顾最多的,还是那个凉皮儿摊。
那个凉皮儿摊的摊主是个上了年纪的大爷。大爷年轻的时候,在人家那种连锁凉皮儿店里头做凉皮儿。
后来大爷到年纪了,退休了,刚刚好闺女儿在这所学校念书,想着反正每天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儿干,闲着也是闲着,就干脆支了个摊子,来学校门口卖凉皮儿来了。
因为这个大爷从前是在人家店里做的,而且做了几十年了,所以手艺特别特别好,他们家的凉皮儿都做得特别特别好吃。*零^点-墈+书· !哽?歆·罪\全~
而且大爷人还很实诚,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从来不乱收费。加上考虑到顾客群体都是学生的关系,所以价格标的都很便宜。
大爷人品也很好。因为他一来,之前在这儿卖凉皮儿的摊主就都没有生意了。大爷的摊位前边儿人满为患,其他凉皮儿摊主前边儿就是无人问津,冷冷清清的。
大爷也在心里觉得这样儿挺不好的,就把自己琢磨出来的,关于做凉皮儿时候的一些小窍门儿分享给了周围的其他摊主。
因为大爷只是分享了做凉皮儿时候的小窍门,并没有分享自己的配方,所以即使大爷分享给了自己的同行,也不至于自己没了生意。
因为每个摊位的配方用的都不一样,所以味道也都不一样。
各花入各眼,每个人的喜好都不一样。加上凉皮儿都是一样的好吃,所以大爷的摊位生意不断,他周围的那些摊主,也都是生意不断。
因为大爷人好,所以周围的摊主也都会帮着他。有时候帮他收拾,有时候帮他搬桌子,抬椅子之类的。总之,全部都是很好,很善良的人啊。
老赵回忆着从前的时光,陷入了回忆里,忍不住就有些感慨。
张启东看老赵的样子,就知道他肯定是想到从前了,说真的,他也挺想念从前的时光的。
如果时光可以停止,他希望永远停留在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管他明天到底会发生些什么呢,他只要读好了他的书就好了。
多好。
第316章 低血糖
张启东和老赵两个人收起回忆,走到了那个卖凉皮儿的摊子那儿。
这个卖凉皮儿的摊子的摊主是一个中年人,而且是一个外地人。
虽然这个摊主看起来面相凶凶的,并不是很友善,但是这并不妨碍张启东和老赵吃他做的凉皮儿。
张启东和老赵两个人各自点了一份凉皮儿。因为要开车的关系,所以不能喝酒,毕竟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嘛,于是就要了一瓶可乐。
摊主转身,开始忙活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看起来比摊主年纪略微小一点儿的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走了过来。
孩子有些大了,约摸五六岁吧,总之是可以下地乱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