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分布在它的南方,也就是七星岗的中部,这是有道理的.其实以这一坑为坐标,把它作为北斗七星斗柄的第一颗,再根据地图上标出的距离,要确定其余六个坑的相对位置,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为什么你的父亲又失败了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推测的方向错了。"杰克逊静坐着,如同一座石像。贾弗里将身体往前倾,聚精会神地听着。
"在这里我必须要介绍一下古代中国人定方向的标志。在中国古籍《尚书·尧典》中,记载有璇玑星,也就是北极星,所以一般人都认为从尧舜的时候开始,中国人就是以北极星来定方向。从航空照片来看,你的父亲也是将地图上的北方定在北极星的方向。
其实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运动,北极星也是不断在变化。现在我们观察到的北极星,是小熊星座α星,但是《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却是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星空。当时靠近极点的星,是天龙座的α星,中国史书称为紫微垣右枢星,这也就是当时的北极星.到了蚕丛王的时代,也就是公元前1200年左右,天极正处在小熊座β星和天龙座κ星之间,所以当时的人并没有一颗明亮的、适于观察的北极星。那么人们靠什么来定方向呢?我以为至少在蜀国,人们是利用太阳作为标志的。" "这不大可能。"贾弗里打断了欧阳去非的话,"谁都知道,从地面看上去,一年四季,太阳运行的方向都是在变化的.从夏至到冬至,这其中有47度左右的差异。" "这就是我那块铜片上的图形所要告诉你的了."欧阳去非接着说,"图上的箭头,表示方向。三只脚的鸟名叫三足乌,是中国古代的太阳之精,中国古籍《山梅经·大荒东经》和《春秋元命苞》都有'日中有三足乌'的记载.那个口中含蛇的神怪,名叫'荃',是冬天之神,这可能是南方韵传说,所以在古籍中没有记载,但是在楚缯书代表冬季的那一方绘有类似的表,旁边写明了'荃司冬'三个字。"他取出缯书的照片,将有关部分指给贾弗里看。贾弗里看了以后点点头,隔着桌子将照片递给杰克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