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建造桥梁、修缮宫殿等等。只要我们能够善加利用,它又是一件赚钱....呃,促发展的利器....”唐仨仁继续说道。
“现在唐家铺在用的水泥,都是水泥厂弄出来的,暂时免费提供给唐家铺的基础建设,等过了这阵子,就必须得收费了,至于怎么个收费法....”
听到唐仨仁的话,朱标一阵无语,果然眼前这位仁兄弟,始终还惦记着如何成为富家翁呢,只是这样一个家伙,居然不把父皇的圣旨供起来,而是当成工具来用,这似乎就有些矛盾了。
!“要不,这水泥厂卖给朝廷来管?我就当个打工人得了,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以后只要朝廷卖出去二十斤水泥,就给我一文钱行了....”
哈?还有这样的好事,之前的炼铁厂,唐仨仁都已经只拿一成的利润了,现在干脆直接白送水泥厂?
“你,确定?”
朱标此时有些不淡定了,恨不得马上跑回去跟朱重八说这水泥的好处,同时让朱重八赶紧安排人过来接管这水泥厂啊!
却不知道,唐仨仁这一手,才是真正的赚钱狠手,不管是小朱还是老朱,都因为时空的局限性,一时半会根本就意识不到这一点,等到以后真察觉到了再说吧。
“确定,为免朝廷以后反悔,要不你再去求道圣旨啥的?将我刚才说的条件全写上,然后让陛下签个字盖个章啥的,这不就妥了吗?”
用圣旨写合同,亏唐仨仁想得出来,不过这样一来还真就是个不错的主意,朱标快速的想了想,如此一来也算是给了唐仨仁一个不错的收入来源了,他不知道的是,这何止是“不错”,多年以后老朱反应过来时已经没办法杀人了。
“好,回头我就让人将这个建议写进奏折,至于陛下那边会不会答应我可不敢保证。”
有朱标这句话就行了,唐仨仁一阵高兴,谁会嫌弃钱多呢?更何况,有些东西交给朝廷确实要比自己守着安全得多。
唐家铺,以后终究是不会属于他唐仨仁一个人的。
“村长大人,炼铁作坊头一个月的账目出来了....水泥作坊投入了多少银两也记下来了,请您过一下目....”
没办法,唐家铺的村民还没有习惯称呼“厂”,所以都叫作坊,这一点唐仨仁并没有计较,就一个称呼的事,关系不大,就是这账本。
讲真啊,唐仨仁虽然没有专门学过会计,但是对于简单的账目计算还是没问题的,只是一眼,就发现这账本中间的一些问题,虽然大致的数目没有错,但一些细致的数目还是有一些出入。
最明显的就是食物的采买方面,只要是唐家铺的村民自己种的,本来都是由村里按统一的价格采买的,但在本子上记着的价格因为人的关系有些许变动。
当然了,这么短时间内,新招的那几个外来的账房先生也不容易了,唐仨仁也没有多说什么,不过唐家铺确实需要一个稍微厉害点的账房先生了,总不能让唐仨仁继续兼着出纳的活吧?
察觉到唐仨仁看账本时神色的变幻,副村长罗四好歹也是念过两年书,一些简单的算法他还行,但复杂一点的单位换算加上数字上了万位数,只怕就有些脑子不够用了。
“村长大人,账目有问题?”
旁边正在写什么东西的朱标同样将目光投了过来,这唐仨仁还精通算学不成?
“问题不大,账本先放我这里了,你先去忙吧....”
总的来说,炼铁厂经过几天的磨合之后,各种农具已经能够做到大量的生产了,虽然远远比不过后世现代的生产速度,但放在目前也算是一种巨大的提升了。水泥厂那边前期投入确实不小,不过很快也能够进入快速赚钱阶段了。
“小朱副村长,老朱既然能够向洪武爷直接递奏折,那麻烦你帮忙催一下,特色一个厉害点的会——呃,账房先生,最好是姓胡的....”
朱标一愣,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唐仨仁硬是要个姓胡的账房先生?难道姓胡的都精通算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