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明间,唐仨仁带着这三千人进入天竺到现在回来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朱标那边的“围点打援”早该结束了。
想到这唐仨仁直接问道:“这里距离最近的明军驻扎地还有多远?”
其中一个年纪稍长的人,颤抖着声音回答道:“回、回大人,这里现在已经是属于大明云南行省边界位置,距离沐大将军的临时驻扎地只有一日路程了,沐大将军所率的明军就是来解救我们的....”
唐仨仁闻言心中一喜,这意味着他们很快就能与大明的主力军队汇合了,沐英将军在这边,那么太子朱标和李文忠将军肯定也还没回去呢,这都一个多月了,显然朱标没有回应天的原因,就是在这边等他唐仨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继续问道:“我们是明军,你们为何如此惶恐,难道这附近还有天竺那边的贼子跑过来骚扰?”
那人听到唐仨仁说是明军后,脸色一下子变得有些激动,当然不是害怕,颤声道:“大人有所不知,之前那些天竺的家伙喜欢跟大一些的土寨一起,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那些小寨子的人多次遭到他们的袭击,如果不是后来大明天军来了,我们也不会活到现在了...”
显然,唐仨仁带的这三千人服饰上与传统的明军服饰有些区别,没有盔甲什么的,难怪刚被带过来时显得有些惶恐不安。
唐仨仁点了点头,对身旁的士兵说道:“你们先护送这些山民回寨子,确保他们的安全,然后再回来与我汇合。记住,给他们留几十两银子...”
几个山民又是一阵激动的感恩戴德,并指了一个方向。
这些服装有些奇怪的明军是真的,不然也不会给他们银子,说真的,明军是真的好——其实也只有大明初期和中期的军队才会如此,到了后期,就不好说了。
士兵们领命而去,唐仨仁则带着其余的人马继续前行,他们沿着山民所指的方向,穿过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树林,偶尔还能见到几只野生动物在林间穿梭。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前方隐约传来了人声和马嘶声,唐仨仁心中一动,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一处开阔地,只见前方旌旗招展,营寨连绵,正是大明军队的驻扎之地。
唐仨仁想起来了,这地方离之前明军围猎的那处“丽水寨”没有多远,显然,朱标就是故意让那八万大军临时驻扎在这里,目的就是要等唐仨仁回来,期间朱标派了不止一支小队到四周去,目的是唐仨仁回来的第一时间能够接应一下。
“老唐?”
太子朱标老远就看到唐仨仁的这支队伍了,虽然看着有些狼狈,不过整个大明甚至目前整个蓝星上,估计只有唐仨仁训练出来的这支三千人的队伍会不着甲,而是穿着一些粗布耐磨的“迷彩服”了。
“是仁侯!是仁侯回来了!”
这支八万人的战士队伍,其中有五万人可是受过唐仨仁恩惠的,还记得唐仨仁他们从赵辅那里弄到的百万银子不?其中有一半唐仨仁可是让李文忠将军发给了将士们,所以,在这些将士们眼里,仁侯是除了太子朱标之外对他们最好的人之一了。
“快打开营门,让仁侯他们进来。”
有反应快的将士赶紧打开营地前的护栏,迎接唐仨仁一行人的进入。营门缓缓开启,露出一条宽广的道路,两旁站满了列队整齐的士兵,他们眼神中充满了敬仰与期待。唐仨仁骑着马,缓缓前行,感受着这份来自同袍的温暖与尊重。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日子以来的疲惫与艰辛仿佛在这一刻得到了慰藉。
“老唐你下次可别这样了,带着三千人就跑到天竺去了,万一有什么好歹,唐家铺那边你说我该如何跟他们交待....”
朱标与沐英、李文忠快步过来,一见面朱标就是一通抱怨,唐仨仁嘿嘿一笑:
“你是太子,可不能跟我们去乱来....”唐仨仁如何不知道,朱标抱怨的不是唐仨仁自己带人跑去天竺,而是抱怨唐仨仁没带着他一起。
喜欢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