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二战将帅传-桀骜不驯:麦克阿瑟 > 第18章完结

第18章完结

巴顿的部队首先向人群(包括旁观者)发起冲击,用刀背无情地劈砍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少。′2-八\看·书`惘! -耕.薪?最,筷·"滚开!"骑兵们吆喝着。围观的群众则高声回敬:"不要脸!不要脸!"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兵叫道:"老天爷,要是我们有枪就好啦!"另一个老兵则向冲过来的骑兵责问道:"伙计,世界大战的时候,我们在阿尔贡苦战,那时你在哪儿?!"

紧跟着,步兵也冲了上来。他们向人群投去一枚枚催泪弹,刹时间,一股股烟雾笼罩着宾夕法尼亚大街,围观者四处逃散。老兵的家属们流着眼泪、喘着粗气、拖着孩子、拿着炊具,从破烂的木板棚中踉踉跄跄地跑了出来。陆军部长那道关照和体贴每一个妇孺;采取-切人道措施的命令,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抵抗停止了,老兵们拖家带口地退却了,但后面的军队仍步步紧逼,继续投掷着催泪弹,像驱赶畜群一样。到晚上9点钟,逃难的老兵已撤到设在阿纳科斯蒂亚河对岸的大本营。^墈!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筷^麦克阿瑟想穷追不舍,让部队打过河捣毁老兵们的大本营,但胡佛总统下令禁止过河。麦克阿瑟对这道命令十分愤慨,认为这是文官干涉军事,并宣布原定计划不变。这是他第一次有意违抗总统的命令,但并非最后一次。

麦克阿瑟下令在第11街桥头架起重机枪,然后率领一支步兵纵队冲过去,艾森豪威尔则紧随其身边。到了对岸,他们兵分两路,向退伍兵营地包抄过去,并投掷催泪弹。老兵们及其家眷边喊边跑,并大声嘲笑道:"胆小鬼!胆小鬼!胆小鬼!"接着,镇压的部队用火把点着了营地的所有棚舍,顿时火光冲天,火焰高达50英尺,连站在白宫窗口的胡佛都看得到。艾森豪威尔看到这种情形也不免动了侧隐之心:"不论退伍军人应不应来华盛顿请愿,他们毕竟是少吃缺穿,觉得自己受尽了委屈。看到他们的住所一下子被烧光,人们就更可怜他们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同情心。在洗劫中,一个想从着火的窝棚里救出心爱兔子的小男孩,被一个士兵用刺刀捅穿了腿;两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被瓦斯活活憋死;华盛顿的一些有钱人坐在自己的游艇上观赏着这百年不遇的夜景。?武.4*墈_书, ~首*发+到了夜里11点多,乔治·巴顿少校率领骑兵部队进行了最后一次毁灭性攻击。在这次受攻击的人中,有一个叫约瑟夫·安吉利诺的,此人曾因1918年9月26日在阿尔贡战役中救护战友有功而获得十字奖章,而那被他救了命的人正是现在驱赶他的乔治·巴顿。

在这次小题大作、虚张声势、近乎残暴的血洗老兵事件结束后,麦克阿瑟的刚愎自用又使他失去了常人的理智。艾森豪威尔曾劝他避开新闻记者,而让政界人物去发表谈话。但他不听艾森豪威尔的劝告,竞自告奋勇随陆军部长一起去会晤新闻界人士。在午夜过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夸夸其谈,危言耸听,却避而不谈自己违抗命令的事:"要不是总统不到24小时就动手的话,局面势必非常严重,可能真的会发生一场战争。要是拖延一个星期,我看我国的政治制度就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了。"赫尔利补充说:"这是一个大胜利。道格立了大功,挽回了危局。"

然而,对曾经为祖国而战的人下毒手,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理所当然受到人们的谴责,招致全国各地一片声讨。一些州的参议员,特别是纽约州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把麦克阿瑟视为"国内两个最危险的人物"之一(另一个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民主党人休伊·朗格),一个可煽动人们向右转并夺取政权的法西斯分子,他所制造的事件乃是一场人间灾难。但麦克阿瑟拒绝承认他有错,直到临终前他还深信,那些请愿者尽是些"叛乱分子",而不是退伍军人;"退役金大进军"是赤色分子的阴谋。正因为他粉碎了这一阴谋,克里姆林宫才诅咒他是个"该死"的人。他的这种顽固不化的观念用艾森豪威尔的话说,就是"一个高级指挥官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决不可承认自己的错误"。

"退役金大进军"事件后,麦克阿瑟对艾森豪威尔的工作能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