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布里尔顿得知日军已先发制人袭击了珍珠港后,他立刻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即出动留在克拉克机场的18架B一17轰炸机去袭击台湾。?嗖`飕+小·税¢旺. \无,错_内¢容,他一到达维多利亚大街1号,就把这想法告诉了麦克阿瑟的参谋长萨瑟兰将军,但后者未征询麦克阿瑟的意见,即擅自拒绝批准此类显然属于主动出击性质的行动,因为陆军参谋部在11月27日的战争警报中明确指示:不要先对日本人动手。可这一指示到12月8日早晨实际上已失去了意义,因为日本人已经先动手了。萨瑟兰给布里尔顿下达的命令只是要他准备3架轰炸机执行照相侦察任务,以搜寻日军舰只的位置,而对那其余的15架轰炸机如何处置,却只字未提。他们俩都未想到要把这些飞机转移到安全地方去,而仍让它们像活靶子一样停在克拉克机场。现在看来,假如布里尔顿袭击台湾的建议被批准的话,是很有可能打乱日本人的入侵时间表的,因为那天上午台湾的气候十分恶劣,停在那里的400架飞机无法按原计划(与袭击珍珠港同时)起飞。高桥伊望海军中将深恐美国轰炸机从菲律宾前来攻击,但幸运的是,空袭始终没有发生。~萝+拉?晓~说¨ !庚·芯\醉¨快′
关于布里尔顿的建议之被否决,日后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麦克阿瑟后来回忆说,他对那天早上布里尔顿轰炸台湾的建议一无所知,"我是在几个月后的一则新闻电讯中第一次知道这件事的,向参谋长提出的这样一个建议肯定是很不明确、很不成熟的,因为在司令部里没有关于它的任何记录。这个建议,假如认真对待的话,当然应该向我本人提出,而布里尔顿没有在任何时候向我谈起过这件事。"这一点是否可信值得怀疑,因为陆军的档案清楚地表明他是知道这件事的。麦克阿瑟向来有不承认错误的习惯,这一次是否也是这种情况?但即使他当时知道这一建议,似乎也会作出与萨瑟兰同样的决定,因为在他看来,"用我们没有战斗机掩护(P一40-战斗机的航程达不到台湾)的小小轰炸机编队去袭击重型飞机集中的台湾,那无异于自杀。"
7时15分。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亨利·阿诺德将军从华盛顿打电话给布里尔顿,告诉他绝不能使停在机场上的轰炸、机重蹈珍珠港的覆辙。^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但布里尔顿似乎也得了一种麻痹症,他在第二次提出袭击台湾的建议被萨瑟兰拒绝后,也未考虑要把克拉克机场上剩下的轰炸机转移到德尔蒙特去。他还在指望麦克阿瑟最终将批准他的计划,那样的话,若把飞机转移到德尔蒙特,然后再调回来,岂不费二遍事?或许这些飞机马上就要被派上用场呢!
9点钟,设在马尼拉北面85英里处伊巴机场的一部雷达发现一批不明国籍的飞机正朝吕宋岛飞来。接到报告后,布里尔顿立即紧急出动他的36架P一40战斗机准备拦截,并命令克拉克机场上的轰炸机升空以免遭袭击,但日本轰炸机只对吕宋岛北部进行了小规模的轰炸,然后即离去。美战斗机未与日机遭遇,空手返回基地,而轰炸机仍在空中盲目地盘旋。
空袭的消息促使布里尔顿再次向萨瑟兰请求对台湾进行攻击,他指出日本人现在已经"公开行动"了,是动手的时候了,同时要求萨瑟兰准许仍在空中盘旋的轰炸机返回地面,以便加油和重新装弹。他还警告说:"如果克拉克机场遭到袭击,我们就不能再使用它了。"但他的攻击要求再次遭到拒绝。萨瑟兰只允许他派3架飞机到北面进行一次空中侦察。布里尔顿同意这一行动,但坚持说,如果执行侦察任务的飞机回不来,他打算下午即采取行动,并准备晚上把德尔蒙特机场的轰炸机也调过来,于次日晨对台湾发动第二次攻击。不久,麦克阿瑟本人给布里尔顿打来电话说,如果侦察机确定了目标,同意当天下午晚些时候进行袭击。但这一决定做得太晚了,此时日本海军第11航空舰队的192架飞机正在向吕宋岛飞来。
11点前后,在空中盘旋的B一17轰炸机陆续返回克拉克机场,3架准备执行侦察任务的飞机装上了照相设备,其余15架装上了炸弹。在忙碌了一阵之后,飞行员们大都下班吃午饭去了,飞机则停在地面上。这是一系列错误中的最后一个大错误,它使此刻的吕宋岛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类似珍珠港那样的警戒间隙,只不过一个在清晨,一个在正午。
12点刚过,伊巴机场的雷达操作员发现了入侵的日本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