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二战将帅传-桀骜不驯:麦克阿瑟 > 第77章完结

第77章完结

此时,在美国国内,决策者们正设法寻求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而又不必进行计划中的进攻日本本土的途径。′q!u.k\a`n\s~h+u¨w?u′.+c,o^m*为夺取小小的冲绳岛而付出的可伯代价,使预计中的进攻日本本土的伤亡数字加码到100万大关了。常规轰炸和海上封锁看来不足以使日本尽快接受无条件投降,唯一的办法是使用即将研制成功的原子弹。6月1日,杜鲁门总统收到由陆军部长史汀生领导的临时委员会的报告,建议尽快使用原子弹,加速结束太平洋战争。在6月18日总统召集的一次会议上,杜鲁门接受了进攻九州的计划,并初次讨论到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史汀生和马歇尔都主张使用原子弹,轰炸一个能明确显示其威力的目标。陆军助理部长麦克洛伊则强调,在使用原子弹前,应给日本人以适当的警告和投降的机会。当7月16日杜鲁门抵达柏林参加代号为"终点站"的波茨坦会议时,他接到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喜讯,这使他信心倍增,"简直要指挥整个会议"。丘吉尔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感到无比兴奋,认为进攻日本已没有必要。在会议的前两天,斯大林向杜鲁门透露了日本人曾请他出面调停,但他未作肯定答复,并问杜鲁门是不是应该置之不理。.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实际上,杜鲁门从军方所截收的莫斯科与东京之间的电报中,已知道了这一情况,但由于他此时手中已有原子弹这张王牌,不想接受日本人的任何投降条件,因此让斯大林自行其是。于是,驻莫斯科的佐藤大使便被告知,由于天皇的建议含糊不清,苏联无法作出答复。

7月24日,杜鲁门把美国已经拥有能使战争结束的威力巨大的炸弹一事透露给斯大林,其用意一方面在于炫耀,另一方面在于暗示苏联已无必要参战。但斯大林只是轻描淡写地说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希望美国会好好地用它来对付日本,而苏联则仍将于8月份对日宣战。同一天,杜鲁门批准了向战略空军司令卡尔·斯帕茨将军下的命令,该命令称:"1945年8月3日后,一俟天气条件允许目视轰炸,第20航空队第509混合大队即对下列目标之一投掷第一颗特种炸弹:广岛、小仓、新泻和长崎。"

作为对日本的最后警告,两天后,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宣布其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该公告既未提到原子弹也未提到天皇,只警告说若不立即投降,将遭彻底毁灭,并保证一俟建立起"爱好和平的负责政府",占领军就将撤走。*看?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全¢东乡外相在听到这个公告后认为"这不是无条件投降的命令",建议要慎重对待,不予评价,但军方却要求公开拒绝。作为妥协,铃木首相于7月28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称:"我认为,《波茨坦公告》只不过是《开罗宣言》的翻版,因此政府不予重视。我们对之'默杀'(不予评论之意)。"但美国人把"默杀"一词理解为"置之不理"、"拒绝接受"。杜鲁门在听到铃木的讲话后只说了一句话:"现在没有选择余地了。"

此时此刻,日本政府仍指望苏联出面,作出某种有利于日本的和平创议。东乡电令佐藤:"请再作努力,务使苏联对派特使去一事产生热情。……关于此事,一日之差可能铸成千年悔恨。"但苏联此时已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即将对日作战,因此对日本的呼吁继续装聋作哑。

美国此时则已不耐其烦,急于赶在苏联参战前结束这场战争。8月6日凌晨,蒂贝茨上校驾驶"伊诺拉·盖伊"号B一29轰炸机在两架护卫机的护航下从提尼安岛起飞,机上携带着取名"小男孩"的原子弹。8时15分,"伊诺拉·盖伊"号在日本广岛l万米上空投下"小男孩"。43秒后,这颗当量为2万吨梯恩梯的原子弹在距地面666米处爆炸,顷刻问,广岛大部分市区化为一片焦土,10万人被炸死。16小时后,白宫发表声明,宣布对日本使用了原子弹,并称《波茨坦公告》的目的在于使日本人民免遭彻底毁灭,但日本领导人却拒绝了它。"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