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二战将帅传-桀骜不驯:麦克阿瑟 > 第112章完结

第112章完结

"如果把马丁议员对台湾问题的意见称赞为合乎逻辑和传统的话,那么反过来说,我的政策就是没有逻辑的、不符合传统的了。-d^a¢n!g`k_a′n~s-h\u^.`c¢o?m`……我不明白,将军是根据什么情报来源知道共产党选择了亚洲作为征服世界的场所和选择他的军队作为对手的。……麦克阿瑟贬低我们在外交上的努力,宣称胜利不是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的,从正面进行挑战。然而,正如战争有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一样,胜利也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正如布莱德雷将军所说的那样,如果把战争扩大到亚洲本土,就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麦克阿瑟所设想的胜利,是指轰炸中国的城市,把战争扩大到中国的胜利,但这决不能被认为是正确的胜利。……拿破仑在回顾远征莫斯科时就曾说过:'我们每次作战都击败了他们,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到了该划清界限的时候了。麦克阿瑟的信件表明,将军不仅不同意政府的政策,而且对政府的政策进行挑战,公然对他的总司令举起了叛旗。`d?u!y?u-e!d~u?.·c\o/m′"

麦克阿瑟则在回忆录中为自己辩护说,他"对这次信件往来并不十分重视",他只是觉得按照惯例他"有义务坦率地,回答每一个国会议员的询问","原意不过是一次客气的回信,用一般性的言词来表达渴望胜利的爱国之心而已"。他否认有扩大战争的意图,认为那"简直是本末倒置——我恰恰是要想结束战争,而不是要扩大战争。我并没有发动这次战争,倒是有好几次说过:'谁要是赞成派遣美国地面部队到中国国土上去作战,谁就得检查检查自己的头脑"。看来,他所谓的扩大战争,指的是把美国地面部队派到中国去作战,而轰炸中国、让国民党反攻大陆等,不算扩大战争。但在美国政府看来,轰炸中国等举动必然引起与之有同盟关系的苏联的介入,从而演变成全球范围的对抗,这不是扩大战争是什么?

4月6日,杜鲁门召马歇尔、艾奇逊、哈里曼和布莱德雷去白宫。\微~趣.晓^税, ¢已.发,布~罪*欣/璋`結~他们用了约一个小时讨论麦克阿瑟的问题。艾奇逊和布莱德雷都表示应免去麦克阿瑟的职务,但又强调应谨慎行事。艾奇逊对杜鲁门说:"最重要的是参谋长联席会议全体成员要取得一致意见……如果总统免去他的职务,你的政府就要经历一场恶战。"布莱德雷建议暂缓行事,以便他有时间同参谋长联席会议成员进行磋商,特别是要听取当时不在华盛顿的陆军参谋长柯林斯的意见。马歇尔则认为不可仓促行事,在参谋长联席会议取得一致意见前不应作出任何决定,并提出是否可把麦克阿瑟召回来交换一下意见。与会者几乎异口同声地反对这个建议。可以想象,把全身披挂、趾高气扬的麦克阿瑟召回国,去国会发表他的好战演说,煽动起一片狂热情绪,那无疑是"一场灾难"。杜鲁门在整个讨论中始终不动声色,他只是巧妙地提出问题而不轻易泄露天机。最后,他让马歇尔去查阅一下过去两年中五角大楼同东京之间的往来文电,以寻找麦克阿瑟的过失记录。

第二天上午,上述人员再次会聚白宫。马歇尔报告说,他查阅了所有来往的文电,得出的结论是:"麦克阿瑟两年前就该被撤职了。"但为慎重起见,杜鲁门仍未作最后决定。他对布莱德雷说:"9日(星期一)想再听听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最后意见。"8日下午,布莱德雷主持参谋长联席会议开会,全体一致同意解除麦克阿瑟的职务09日上午,杜鲁门在他的椭圆形办公室听取了马歇尔和布莱德雷的汇报后,第一次明确表态:"在麦克阿瑟于3月24日发表声明时,我就已决定免去他的职务。"他们还决定由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的职务,由当时正在朝鲜视察的陆军部长富兰克·佩斯于华盛顿时间11日晚8时(东京时间12日上午)向麦克阿瑟传达上述决定。马歇尔和布莱德雷马上着手办理此事,与佩斯进行联系。但由于釜山通讯系统出了故障,佩斯没有及时收到华盛顿的指示。

10日晚,有迹象表明上述决定似乎已经泄露出去了,《芝加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