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党内一些中坚人物便开始为他组织竞选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塔夫脱为寻求支持来找麦克阿瑟,后者热情地接待了他,并对他说:"在过去的艰难岁月里,您给了共和党如此坚强有力的领导,以致您被全国称作'共和党先生'。而我感到,对党来说,如果现在不能团结在您的周围以迎接即将来临的严峻考验,那就如同在战斗打响之际换将一样,是难以想象的背叛行为。"但麦克阿瑟的支持也无助于增加塔夫脱的竞选筹码。6月初,艾森豪威尔卸去北约总司令之职,回国亲自参加竞选,并在许多州的预选中击败了塔夫脱。于是,塔夫脱又来找麦克阿瑟,让后者充当他的竞选伙伴,并许以"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的头衔。一直抱有政治野心的麦克阿瑟,当然欣然接受了这一建议。
7月7日,共和党在芝加哥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麦克阿瑟被推举在会上作主旨讲话。像1944年一样,他又成了一匹黑马,大有一爆冷门之机会。然而,令他的支持者失望的是,这一机会很快就被他那冗长而索然无味的陈词滥调给葬送掉了。他的讲话华而不实、慢条斯理,一提到上帝语调就升高一级,然后又降下来,使人听起来既扫兴又不舒服,"就是觉得没劲"。到后来,代表们越来越不耐烦和心不在焉了,有的咳嗽、有的议论、有的上厕所、有的转来转去拉选票。他的讲话被淹没在一片嘈杂声中,场面十分令人尴尬,尽管他不断提高声音以吸引听众,但无济于事。一年前他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老兵不死"的演说时那种神奇魔力、那种震撼人心的场面,已一去不复返了。本想露一手、结果却砸了锅的麦克阿瑟在讲完话后,心情沉重地悄悄离开会场返回纽约。但他仍心存一线希望,等待大会的投票结果,并让"巴丹"号停在机场跑道上,准备随时再把他送回去。但在7月11日的第一轮投票中,艾森豪威尔即得了614票,塔夫脱500票,麦克阿瑟只得10票。就这样,他的美梦再次成为泡影,而他过去的副官却获得了提名,并最终在11月的大选中当选为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