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历史密码2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 > 第60章完结

第60章完结

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地,最盛之地当推浙江、四川两地。在工艺上宋代竹纸大多无漂白工序,纸为原料本色,除色黄之外,竹纸也有性脆的缺点。

第75节:我国古代的造纸(3)

元明时期竹纸的兴盛创造了历史新篇章,尤以福建发展最突出。使用了熟料生产及天然漂白,使竹纸产量大有改进。清代由于造纸业的大发展,麻及树皮等传统造纸原料已不能满足需要,竹纸在清代占了主导地位,其他草浆也有发展,河南、山东等地有人用麦草、蒲草。陕西、甘肃等地有人用马莲草,西北用芨芨草,东北用乌拉草。我国用蔗渣造纸始于清末,张东铭在徐家坡设一造纸厂以蔗渣为原料。清代草浆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用仿竹浆、皮浆的精制方法制取漂白草浆。著名的泾县宣纸就是用一定配比的精制稻草浆和檀皮浆抄制而成,其生产工序一直延续至今。芦苇在清末也有使用。

造纸术的传播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