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无处可藏 > 第15章完结

第15章完结

房间里确实很乱。~如~雯!徃_ -嶵-辛+漳+劫?庚-欣¢快.桌子上放着服务员送来后还没吃完的饭菜盘子,脏衣服扔得到处都是。斯诺登清理出一把椅子,请我坐下,然后自己坐到了床上。房间很小,我们彼此的距离还不到5英尺。我们之间谈话的气氛紧张、尴尬而又呆板。他马上谈到了安全问题,问我是否带了手机。我说带了这部仅限巴西国内使用的手机。他却执意要求我取下电池或者把手机放在迷你吧台的冰箱里,以免我们的对话遭到监听。

就像劳拉在4月里告诉我的那样,斯诺登说美国政府能利用遥控手段激活手机来监听谈话内容。这样我就相信确实有这种技术了,但当时却仍然认为他俩的担心有些疑神疑鬼。后来发现,我才是受到误导的人。多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各种罪案调查中使用这种技术。2006年,对纽约犯罪团伙提出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联邦法院的法官就曾判定联邦调查局使用“漫游窃听器”属于合法行为,当时实际上就是通过远程控制把个人手机变成窃听设备。

把我的手机安安稳稳地放进冰箱后,斯诺登又从床上拿了几个枕头放到门下。.幻*想′姬+ ′毋¢错/内?容¢“这是为了防止走廊有耳,”他解释道,“房间里可能有录音或录像设备,不过好在我们要谈的内容很快就会见诸报端了。”他半开玩笑地说。

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发言权,而且对斯诺登的身份、就职单位或作为仍只是一知半解,所以也就拿不准我们可能面临什么威胁,不知道是监控还是别的形式,但却一直感觉不那么稳妥。

也许是为缓解紧张的情绪,劳拉连坐都没坐,什么话也不说,直接打开包拿出相机和三脚架,然后走过来在我和斯诺登的身上别上了麦克风。

先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她在香港给我们录像的计划,毕竟她的身份是纪录片制片人,而且在拍摄关于国安局的影片。我们的所作所为将成为她拍摄项目的重要内容,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了录像环节。从心理上讲,秘密接触一位被美国政府认为犯了重罪的知情人并同时为他录像,确实不那么容易接受。~卡+卡¢暁-税¢蛧+ ^追/蕞~鑫_漳\踕/

没过几分钟,劳拉就准备好了。“现在我要开始摄像了。”她宣布说,好像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样。一想到她在做摄像记录,我们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本来我和斯诺登的交流就很不自然,录影开始时,我俩立刻变得更加拘谨、更加生分,姿势僵硬,语速也慢了下来。这些年来,我作过许多场有关监视改变人们行为举止的演讲,多次强调过,研究表明人在得知自己被旁人观察时会变得更内敛、讲话内容更放不开。如今我亲眼看到并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考虑到过多客套也没有用处,我就索性直奔主题。“我有许多问题要问您,如果你觉着可以的话,我会一个接着一个地提问。”我开始说道。

斯诺登说:“好的。”显然他也跟我一样谈起正事就放松了下来。

那时我有两个主要目标。首先,由于我知道国安局随时很有可能找上门来并将他逮捕,我想尽可能地了解他的详细情况,比如他的生活和工作,是什么让他做出这样惊人的选择,他通过什么手段以及为什么要获取那些文件,还有他为何待在香港。其次,我决心要搞清楚他是否可靠、是否坦诚,搞清楚他是否在隐藏关于自己身份和作为方面的重要信息。

虽然从事政治新闻报道已近八年,但与我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关系更密切的却是先前的律师工作经验,因为律师的工作就包括向证人取证。在取证过程中,律师要跟证人交流数小时,有时候甚至要交流几天。法律规定证人必须出面并如实回答律师提出的问题。讯问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揭穿谎言,发现他们叙述过程中矛盾的地方,识破他们编造的伪证,从而获取真相。让我对律师这份职业心存好感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原因中,取证是其中之一。我掌握了各种方法来攻破证人的心理防线,而使用这些方法时总是需要毫不留情地连珠炮般提问。同样的问题往往会在不同的语境下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被问及,为的就是检验他们叙述的真实性。

跟斯诺登在网上交流时,我心甘情愿地处于被动地位,对他毕恭毕敬,那天我却一反常态,采取了当律师时用的种种积极策略。甚至连吃零食、去洗手间这种事情都没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