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你是我的传奇 > 第39章 新生 新春(上)

第39章 新生 新春(上)

上学,放学。挖地瓜、割秋稻。摘芥菜,腌酸菜……

日子,就这样在辛苦和快乐中,一天一天过去。因为灾情,今年下半年家里比往年困难了许多,基本上是顿顿糟菜配地瓜米,或酸菜配地瓜米,吃得张信瑜天天反胃,老放臭屁。但是新厨房的建成,又是一件喜事。姐姐经常开玩笑说,现在厨房可以隔成两间。到时兄弟俩结婚要分家,谁也不用愁没厨房用了。

转眼间,新的一年就要到来。这是张信瑜重生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在这半年里,个子长高了许多,肚子已经几乎都瘪下去了,牙齿又掉了两颗。因为成长和慢慢适应,家人也渐渐接受了他的一些与众不同,例如力气比别人大,话比别人少,喜欢呆屋子里不下来……

这段时间,张信瑜又去给师傅上了几次香,端坐上面的钟馗版圣君对他爱理不理。他可不敢怠慢,每次都毕恭毕敬。

过年,绝对是孩子们一年里的狂欢。农历十二月,山上的地瓜都已经收起来了,有的晒成地瓜米,有的一个个用干布擦干净(不能水洗,否则会烂掉或过早发芽),小心翼翼码在二楼仓库里,尽量不要破皮。好看的比拳头大一点的,专门挑出来放箩筐里,做种子预留。

农村,是真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在是冬天,万物都进入休眠状态,大人们难得地进入了一年里的唯一一个农闲时光。很多村民都穿着破旧的棉袄,提着火笼,有时坐门口悠闲地抽着自制的烟,有时串串门,有时喝点自家酿的米酒,活络一下身体。

天气奇冷,孩子们还没放假,教室里虽然门窗都关上,依然冷得和冰窖一样。学校比较宽容,允许老师自主决定在哪里上早读课。于是,很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所有学生都穿着厚厚的五颜六色的破棉袄,把自己裹的跟棕熊一样,以班级为单位,排排坐在学校朝南的围墙外边,一边晒太阳,一边齐声诵读!如有寒风拂过,冷得刺骨,一排排学生全都缩起了脖子,变成了一只只瑟瑟发抖的鹌鹑,还能听到好多嘴里发出的“呲呲呲”的颤音。

学校周边的稻田早就收割完毕,留下短短的稻草根。已经很久没下雨了,田里干的很。高年级有的时候,上课不需要板书,如音乐、体育、美术等,老师就让学生把凳子搬到田里,直接在田里上课!别有一番情趣。

下课十分钟,操场屁大一点对方,几棵高大的树,又挡住了暖和的阳光,冷得很。于是,田里更是热闹。女生会在田里一边散步,一边晒太阳。男生则打闹追逐嬉戏,等上课的时候,急乎乎往教室跑。满身泥巴稻草,都是寻常。

还有的更奇葩。学校东面围墙和圣君庙之间,有块田地,平时晒到的太阳比较少,每年河水泛滥的时候,又经常从这里经过。冬天,这里的地表就结成一层两三厘米厚的黑色土质。下面是一层河沙,再下去又是黑土。黑土很黏,不容易碎。富有创意的男生们,一到下课,就呼啦啦跑到这里来。个个蹲地上,埋头用铅笔刀小心地割下一块块巴掌大的“地皮”,再削掉两边的杂质,只留下黑灰色的土。然后就可以依自己的心意尽情创作了,可以削成一把活灵活现的手枪,玩枪战游戏,这是绝大多数男生的最爱。又可以捏成各种小动物,也可以随便捏个圆球,扔来扔去。上课铃响了,齐齐扔下土枪土狗土球,呼啦啦跑回教室,一边上课一边偷偷搓着手里的泥巴,老师也不大管这些。至于那块田,一个冬天下来,基本被孩子们刮了个遍!

天气越来越冷,河面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搭石更滑了,孩子们要很小心地走。经常有学生滑倒,一身湿透地赶紧跑回家喝生姜茶。天气冷,学校一般腊月初,就放假了。

张信瑜并不怕冷,他也会捂着个火笼。在家里,没人注意的时候,就把燃烧正旺的炭块,夹进小尾的火笼里。于是,只要在家里,小尾就快乐地一直跟在他身边。

家里已经开始准备过春节了。

过节的第一件事,是准备足够的木柴。一放假,父亲就带着三小孩(小尾还太小,无法跟上大家,所以没去),马不停蹄,一天三趟,早上一次下午两次,连续上山一星期,连拖带扛,直到把院子围墙都垛满了劈成半米长的木柴,才算完成任务。冬天上山砍柴很枯燥,手被冻僵的都握不住砍柴刀了不说,还没有野果子吃。只有一些干透了的发黑的荆棘果,根本咬不动!

第二件事是大扫除。选个吉日,母亲烧了两大锅的热水,装进脸盆里洗脚盆里,端给一个个小孩。包干!包括小尾,每个人都有任务,有的负责门,有的负责窗户,有的负责墙壁…张信瑜负责的是木板搭的一米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