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漫步云端之中国皇后 > 第34章 她是曹丕的首席谋士

第34章 她是曹丕的首席谋士

家族渊源

魏文帝曹丕的皇后姓郭,字女王,传说其幼时就聪慧过人,所以其父以女王为字。女王出自中山郭氏,她是光武帝第一任皇后郭圣通的族人。中山郭氏在东汉因为郭圣通的缘故而一直是著名的名门大族。

郭女王祖上世代为官。其父郭永官至南郡太守。其兄郭浮为高唐县令。

立后之前

郭女王生于汉灵帝中平元年。郭女王出生的当月,太平道掌门张角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起义”,自称“天公将军”,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由于郭女王的家乡是黄巾军的主战场之一,郭女王相继在战乱中失去了父母兄弟,小小年纪就沦为了铜鞮侯家的奴婢。

因偶然机缘,郭女王遇到了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当时郭女王已经二十九岁了,此前应该有过婚配。尽管她比曹丕大三岁,但是曹丕还是被她的美貌倾倒,纳她为妾。这是建安十八年,当时曹操刚刚被封为魏公。

曹丕原本是曹操的次子,但在宛平之战中,曹操的长子曹昂为了救父亲而战死,曹丕于是就成为了长子,也就在这一年,曹操的嫡妻丁夫人和曹操决裂,曹操于是将曹丕的母亲卞夫人扶正,于是曹丕成了嫡长子,本来应该继承曹操的事业,但是曹操却钟情于曹丕的弟弟曹冲。曹冲是东汉的著名神童,“曹冲称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曹冲去世后,曹丕才被曹操列为继承人的候选人之一,因为他的同胞弟弟曹植文才出众,很受曹操的宠爱。于是两兄弟开始了争夺储位的斗争,在这场夺嫡斗争中,郭女王展现出极高的智慧,成为曹丕府中最重要的谋士,在共谋大计的过程中,两人的心紧紧绑在了一起。

曹丕发妻任夫人出身大族,但性格暴躁,和曹丕一直感情不和,曹丕后来将她休回家。继妻甄夫人原本是袁绍儿媳,后来被曹丕纳为妾,生下长子曹叡。甄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是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父亲甄逸任上蔡令,是当时有名的美女,而且文才出众,和同样颇有文采的曹丕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感情颇好。甄夫人在未出阁的时候在乡里就颇有贤名,救济邻里,对曹丕的母亲卞夫人也非常孝顺,于是曹丕将她扶正,但是随着储位之争的愈演愈烈,郭女王逐渐取代了甄夫人在曹丕心中的位置。甄夫人对曹丕抱有不满,曹丕认为她没有母仪天下的气度,于是对其越来越疏远。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终于被父亲封为世子,他从心里感激郭女王。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魏王,拜郭氏为夫人,不立王后,甄夫人被曹丕留驻在邺城,心中的怨愤更加强烈。曹丕和甄夫人的关系越来越紧张,曹丕即帝位的次年,就赐死了甄夫人,这样正妻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郭女王尽管爱宠专房,但毕竟没有生育子嗣,于是先封她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嫔,将长子曹叡交给她抚养,郭女王不计较和甄夫人以往不愉快的过往,倾心抚育其子。

“太祖建国,始命王后,其下五等:有夫人,有昭仪,有婕妤,有容华,有美人。文帝增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

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制定了九品中正制,此制在中国存在了四百年之久,影响极其深远。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中央分发调查表,该表将人才分为九等。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审核后将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

黄初三年,文帝欲立郭女王为皇后。中郎栈潜上疏曰:“在昔帝王之治天下,不惟外辅,亦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故西陵配黄,英娥降妫,并以贤明,流芳上世。桀奔南巢,祸阶末喜;纣以炮烙,怡悦妲己。是以圣哲慎立元妃,必取先代世族之家,择其令淑以统六宫,虔奉宗庙,阴教聿修。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令典也。春秋书宗人衅夏云,无以妾为夫人之礼。齐桓誓命于葵丘,亦曰‘无以妾为妻’。今后宫嬖宠,常亚乘舆。若因爱登后,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也。” 郭女王闻讯,上表推辞:“妾无皇、英厘降之节,又非姜、任思齐之伦,诚不足以假充女君之盛位,处中馈之重任。” 文帝不从,遂于重阳节册立郭女王为皇后。

母仪天下

当时曹丕的后宫中还有一位阴贵人,历史像开玩笑般在东汉行将灭亡之际,让中山郭氏和新野阴氏再次相遇,不过这一次,郭氏总算笑到了最后。

魏文帝曹丕继承父业,怀揣一统天下的宏愿,他热切希望能拥有郭女王这样足智多谋的皇后来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