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撒得大地透黄,几瓣红花,在那江风摸拂下,摇摇欲坠,枝柳通身裂痕,上下颠荡,好似佝偻老者,尽管打扮精心,骨子弯曲,却一眼了然。
“也是个好时节呢,只不过是‘落花时节’,相逢也别离,多少情郎要泪洒秦淮咯!”
书童携名单,哼着小调,往三山街去。得了自家老爷资助,走起路来,那是裹风而行,神气神气,不怕龙虎犲豹,自能闲庭信步。
展开名单,排名第一的,便是那侯方域侯公子。不知他们交情如何,能排第一,应是至交,第一要寻的,就是侯公子。
前朝才子,多喜欢秦淮河畔风景,这三山街乃是常来之处,书童想着,虽然秦淮香艳不在,可能那名单之人,还会追忆从前,在这留下不少线索,若碰见逗留之人,得来全不费工夫。
前些日子,还是乡试放榜之时,不少才子聚集金陵城,这时不寻何时去寻。
街上落日人稀,没了当年放榜时的热闹,书童多少有些遗憾,自打弘光,隆武,绍武三帝崩,不止金陵城,整个江南萧条已久,才子多选择避世,不事新朝,想寻回柳生拟出名单的这些家伙,还是有一些困难的。
从三山街离开,一路到秦淮河。
秦淮两岸也早已萧条,往日繁华不再,见那长板桥上,隐隐约约有一人影。
书童喜笑颜开,赶忙上桥。只见落日下,那人弓背含胸,为两岸风景驻足。
书童一时不知如何开口,他体态像耄耋老者,容颜沧桑,却还能瞧见那明亮的眸子。
“公子......请问,你是来金陵应试的书生吗?”
书童瞧出来,他那一身打扮,书生模样,应许是前些日子应试之人。
书生回神,两人相互行礼。
“是的。”
书生的声音锐利,却又潜藏着窟窿一般的伤愁。
“敢问公子姓名,怎在这长板桥上神伤呢?”
“在下归德侯朝宗,说来话长,见这日落满天,天下暗红,悲伤之情油然而生,便在此驻留。”
书童大喜:“哎呦,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俺要找的,就是公子你呀!”
“找我何事?”
“可还记得和柳麻子的约定,如今啊,柳先生就在那栖霞山上,四处打听公子你的下落,何不去赴约,在这乱世,故人可以相见,岂不美事一桩?”
侯方域从袖口掏出桃花扇。
“约定时候未到,何况现在,我还有何颜面去见他们呀!”
手臂颤抖,展开桃花扇都困难。
“这是哪里话,侯公子如此名气,哪能没有颜面,谁见公子你不得礼让三分!”
书童帮助侯方域展开桃花扇,几点红色桃花被落日之色点缀,扇面浮动金色波纹,细一看,露出一枝娇艳红花。
“身边好友,多数隐居,誓不入仕,而我,却被迫应试,中了副榜,本想只答半卷,没想被有心之人利用......我还有何颜面去见柳生呀?”
“这......这。”书童不知如何开口。
大明的才子,仕了清,要被后人所不齿的。
言语之间,见侯方域懊恼捶胸,就想从桥上跃下,书童手快,一把给他抱住。
“侯公子,水深危险,莫一时用气呀!”
“可我如何面对我的香君,她曾对我说‘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族’,我已没了活处,当为大明殉节,悔呀,恨呀!”
“公子既然和香君恩爱如此,又何必寻死呢,你可知道,这一跃下去,香君就要承受丧夫之苦,你如何忍心。再说,大明朝气数未尽,公子若真想殉节,也未到时候,千万冷静呀!”
书童一语点醒侯方域。
“香君定然不能受这样委屈,罢了,罢了,还是尽快赶回香君身边要紧。”
侯方域起身就要走,被书童拦住。
“公子这一去,又要几年,临走前,见见柳先生吧,俺就是奉柳生之意前来寻找公子的,这一走,让我上山如何交代呀!”
“约定未到,我还有更要紧之事,待约定之时,我定到栖霞山中,好好和他们叙叙旧,你就如实转告柳麻子,我侯朝宗两年后,自然按约前来,今时今日,就算了吧。”
说罢,桃花扇被侯方域蛮力撕碎,一把扔进河水里。
书童低头看去:“这是为何,那桃花扇可是公子和香君的定情之物,怎么说扔就扔呀!”
“情缘于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