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元年
法国方面的消息,承辉帝就很重视,只要有船过来,都会带回来一份当地最新的消息。/0^0·小_说`网_ ¢更?新¢最?快`
相关的消息没断过,路易十六夫妇的下场,以及后续欧洲各国的反扑失败,两代皇帝都仔细的看过传回来的报告。
尤其是军事观察团的报告,更是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从时间上看,考察团登陆欧洲大陆,跟随普奥军队行动,要不是跑的快,差点都要被法军俘虏了。报告里考察团对普奥军队的综合能力各种吐槽,最严重的就是作战意志,欧洲国家动不动就投降的行为,令一干考察团成员极为不齿。
好在这些人出发前受过严格的纪律训练,严禁他们对别国的事情指手画脚,只需看和记录,不许发表任何意见。
无论如何,欧洲传回来的报告,给周帝国造成的冲击异常的激烈。共和之后的法军,爆发出来的勇气和战斗力令整个欧洲颤抖的事实无法忽视。
贾琏提到法国的事情,李元瞬间眼神都清澈了,极为诚恳的看着贾琏道:“先生,父皇遗嘱再三强调以仁治国,朕一定谨记。”
贾琏听了这话,轻轻地摇摇头:“仁固然很要紧,但不是全部。”
说着话,贾琏示意小本本和炭笔,李元立刻递上,贾琏在本上画了一个金字塔和一个椭圆形的立体图。
随即指着金字塔道:“陛下请看,现在的朝廷就如此结构,顶层人最少,却占有国家资源和财富八成以上。这样的国家结构意味着贫富分化严重,先帝登基之初,就是如此情况。而一个健康的国家结构,应该是椭圆形,中间的人数占比越多,国家越稳定。所谓无恒产则无恒心,无产者没有什么可失去的,自然无所畏惧,但是生存堪忧,必然铤而走险。治国的方向,就是朝着这个健康的结构去努力。”
李元呆呆的看着两个图形不说话,看是肯定看懂了,但怎么做无从入手。
“此图与国企有何干系?”李元还是很敏锐的找到了切入点。
贾琏听了露出欣慰的表情道:“陛下,财富是可以创造的,科技进步带来的机器化生产,生产效率比以往高百倍。问题是财富增量如何分配,如果还像此前土地私有的模式,注定会出现某个领域的一家独大,甚至威胁到皇权。然而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极致的残酷,只有一种国企一种模式存在,失去内部竞争的国企在外部的竞争注定惨败。??÷鸿!_特#小?`说{2网?-| {1首>|发?,所以,为保证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允许私营企业参与到竞争中来。但有一点必须提前预防,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企业,不能落入民间商贾之手。否则,奉灾粮价暴涨的情况,必定在各行各业爆发。”
李元一边点头,一边记录,贾琏继续:“国企作为压舱石的作用,类似于常平仓!国企的利润,纳入国库后,由国家进行合理的分配,尽量的照顾底层的利益,缓解社会矛盾。殿下去过陕甘灾区,知道但凡有一口吃的,百姓都不至于造反。灾区的士绅们,是否知道这个道理呢?他们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善财难舍,心存幻想罢了。”
李元点点头:“不错,士绅可恶!”
贾琏笑了笑没有附和,继续:“国家通过税收以及国企的方式,将财富集中起来,用在底层庶民身上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就不是中央了,而是地方官员。漂没一说,陛下想必是知道的。对于陛下而言,士绅固然可恶需要提防,更需要防备的还是官员。一方面朝廷将税收上来,需要官员过手,一方面朝廷的钱花出去,也要经过官员的手。”
李元点点头道:“此父皇所以行考成法之故也!”
“贪官是抓不完的,所以肃贪必须时时刻刻,绝不能停。贪官如同人身上坏事的腐肉,一旦发现必须割掉,否则很快就蔓延全身,无可救药。前明末年,圣旨不出京城,就是因为天下的官员全烂了,皇帝再想如何振奋都无济于事,国家只能眼睁睁的走向死亡。”
贾琏说这些,真不是吓唬李元,就是要让他知道重要性。
承辉帝开启了变法,期间反贪抓的还算严格,在贾琏也就是一般的程度。
现在是古代,也不好要求太高。
“朕记住了!请问先生,朕初登大宝,该当如何?”李元又回到了现实状态,他现在最迫切的还是坐稳皇位,尽管看起来已经很稳了。但是想到法国的事情,想到那些混账的皇亲国戚们,一直在惦记贾琏打造的国企,李元的紧迫感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