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驱逐
贾琏来到乾清宫,李元把内阁的意见给他看了之后,贾琏叹息道:“内阁诸公高屋建瓴,看的高,看的远,贾琏不如也!”
李元可不是傻子,这话听着就话里有话,怨气都要冲破屋顶了,赶紧笑着安抚:“朕还是想听听先生的看法!”
贾琏这才继续:“内阁诸公们,久不视民情,所闻者不过身边二三子。*零¢点?看·书. +首?发`久而久之,所见所闻,与耳聋眼瞎何异。即便偶尔得知民间疾苦,也不过很快就忘记了,并不耽误他们身居高位,享受荣华富贵。再者,微臣弹劾了内阁,有点怨气也很正常。”
李元听了这一番话,不禁陷入了沉思状态,虽然不知道什么叫信息茧房,但是他能想象的到,他听到的看到的,很可能都是别人做给他看的。
从当初在各部听政观政到现在主政,这么多年李元经历的事情也不少了。贾琏批评内阁大臣们已经看不到民间疾苦,说的很含蓄却很真实。
“先生之言,令朕深省!”李元不禁感慨道。
贾琏笑着谦逊:“陛下过誉,天下事,不外一个利字。内阁以及天下官员,皆有协助陛下分利之责。就此事而言,走私损失的是国家的税收,大烟更是害人之物。抛开此二者不谈,单单一个澳门的存在,如同紫禁城叫人毁了一段墙,盖了一间铺子做买卖。这本是国朝之耻,只不过前朝与本朝的一些迂腐之辈,片面的强调礼仪之邦,仁义教化,耽搁至今,微臣以为到了拨乱反正的时候了。”
听到此处,李元也点点头道:“先生言之有理,朕看那葡萄牙也是个无礼之邦,把我天朝的宽容,看成了软弱。此事,就按先生的意思来办。”
贾琏也没多说,谢恩之后告退。
李元让人将林如海和李清叫来,指着贾琏的奏本道:“葡萄牙不过是蕞尔小邦,竟敢包庇走私,此之谓明犯天朝。内阁拟个条陈,限期收回澳门,驱逐此无礼之辈。再令广东巡抚,加大针对大烟走私销售的打击力度,犯事者一律严惩不贷。授权广东巡抚,便宜行事,从重从快处置!”
林如海与李清互相看看,两人都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唱反调,李元也三十多了,年富力强之时,不是那种好忽悠的皇帝。
更不要说,登基不久的李元正是敏感的时候,任何忤逆都可能被他记住,秋后算账。`看^书¨屋¨ +最^新!章·节?更·新?快/
“臣等遵旨!”林如海没有多想,立刻低头照办,李清附和。
李元满意的点点头,心情极为舒畅,通过此事,皇权的狰狞再次彰显,而不是由内阁决定后,送到案前让皇帝盖章。
登基以来,小心翼翼的李元,上一次品尝到皇权对内阁压制的快感,还是贾琏弹劾内阁的时候,这是第二次。
内阁二老下去后,李元愉快的面带微笑,背着手步履轻快的往回走,忍不住与胡敏分享:“不愧是先生!”
“圣人,奴才以为,贾公与其他大臣不同之处,在于无私心。”胡敏是懂李元的,说的也是他爱听的。
李元背着手摇头道:“非也非也,先生从不隐瞒他有私心,只不过公心在前,私心在后。”
林如海和李清的心情不好,回到内阁便召集众人开会,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后,方颂忍不住吐槽:“不器真是能找事,三个月前内阁的轻松愉快,一去不复返了。”众人听了心头确实有点沉重,承辉帝刚走那会,新君对内阁比较依赖,所政务务无不允者。
当时,内阁诸公真有大权在握,为所欲为之感。
老好人潘季驯也心生怨念道:“不能就这么便宜了贾不器,得给他找点事情做。”
老丈人林如海都附和点头:“确实如此,这厮还是走远一点,眼不见心不烦。”
话是这么说,内阁也不敢过分,李清小心翼翼的提一句;“澳门之事,不器上的奏本,不如让他做个钦差走一趟,免得再有反复。”
岳齐立刻附和:“正当如此!”
内阁意见快速统一,很快详细的章程拟好了,以贾琏为钦差,亲赴广州,处置由大烟走私引发的澳门相关事宜。
章程草稿拟好之后,林如海仔细看完,最后犹豫了一下:“再加一句,专事专办,不可旁骛。”
方颂低声道:“还是算了吧?”
李清也心有余悸:“不加为善!”
潘季驯道:“即为钦差,则有代天巡视之责。”
林如海只得作罢,贾琏这趟出去,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