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614章 驱逐

第614章 驱逐

什么不顺眼的,那都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眼前嘛,还是让他赶紧离开京城,免得多生事端。

内阁的章程正式上呈御前,李元看了忍不住想骂娘,想想还是忍住了。

南洋以及广东的事情,贾琏去看看没坏处,毕竟距离遥远!

李元同意了内阁的章程,贾琏接令后也没任何意见,很干脆的进宫面圣。?l^u\o¨l.a\b+o*o+k′.¨c!o^m?

李元等的时间有点长,特意让胡敏弄块金镶玉的牌子来,赐给贾琏,以后进宫不用等了,凭牌子随时可进。

这次没有给尚方宝剑,就给了一道便宜行事的圣旨,这就足够了。

贾琏回家交代一番,让下面收拾收拾,准备出发。临行前夜,黛玉身边的紫鹃拎着包袱过来,说是不忍心她离开身边,贾琏把香菱和司琪也带上了。走之前特意告诫了王、林、薛三人,以后别往贾琏身边塞人了,就到这了。

这次出行的贾琏比以往要轻松一些,可以一路坐火车到徐州,下车后乘船走运河到扬州,转到松江登船南下,比以前要少五天的行程。

即便如此,这一路南下也要二十天。

到松江府时,贾琏也没闲着,换着便装到口岸看了看,这边的小县城因为海贸的发展,已经有后世魔都的影子了。

长江这条优质的水运航道开始发力了,下游的经济本来就冠绝全国,开海之后更是飞速发展。

松江、苏州为首的沿岸发达地区,纺织业成为了龙头,沿着长江水道一路西去,优质价低的布,对于两岸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传统男耕女织的模式,在机器大生产的面前,出现了一些动摇的迹象。

类似的报告,贾琏其实也没少看,但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内地省份想要抗衡长江三角洲的布侵蚀,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也开工厂。

现在机器纺织业最大的障碍是原材料,苏、松二府的商人们,到处都在找,据说已经有人在苏北等盐碱地上实验种了。

这让贾琏想到了清末最后一个状元!

这是好事,民间自发的想法子解决的产量的不足,这是好事。更便宜的布投进市场,好处是百姓买的便宜,坏处是很多家庭妇女织的布没竞争力了。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贾琏也只能装着看不见。

不客气的说,不搞工业化,迟早被西洋列强开着战舰打上门。

从松江府口岸上船后,官船一路南下,随行还有两艘战舰护航。行至厦门靠岸补给时,南洋舰队的三艘战舰赶到,他们是来迎接贾琏的。

分舰队司令蔡十八,特意来到贾琏的船上拜见。

心情不错的贾琏,在甲板上摆上茶几,请他坐下喝茶,聊一些近年之事。

蔡十八先说了两件事情,一个是铜钱,上次云南铜矿出问题之后,南洋方面奉命敦促南美来的船只,加大铜锭的输入。朝廷对于铜钱的铸造,也进行了一些政策上的放松,分别在广州和金陵两地,开设了官方铸币厂在两地铸铜钱。另一件事情就是日本方面,幕府虽然失去了不少人口,意外的缓解了内部的矛盾和压力。统治更为的稳固之余,反手开始做人口买卖。

铜钱的事情还好说,毕竟广州和金陵两地,都算是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就地铸币对于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加快了朝廷回收民间白银的速度。

人口买卖的事情,倒是没有出乎贾琏的预料。日本的高层,那真是不把底层百姓当人看的。

现阶段,好些日本草民是没有姓的,都是被卖到南洋后,为了方便统计户口,他们才有了姓。

说完这两件事情后,蔡十八才说起大烟走私的案子。

贾琏还在广州的事情,抓的比较严格,市面上大烟的交易被打击的很惨,鲜有能见。

贾琏回京之后,尽管地方上依旧在打击,但力度不如以前了,加之这买卖利润太高,依旧不乏有人铤而走险。

最要命的还是安南那边,利用漫长的海岸线,不断的往沿海走私大烟。

无论南洋舰队如何打击,都难以根绝海上的冒险之辈。

同样是因为利益的缘故,内地的一些官府,也都对此睁一眼闭一眼。

所以说,这不仅仅是澳门一家的事情,还有安南王家的勾当。

这还仅仅是海上的,还有陆地上的走私,现在别说沿海各地,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大烟走私,还有就是另外一条线,缅甸。

所以呢,即便守住了李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