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担忧的道:
“现在就怕这句话会被某些人抓住不放,甚至当成攻击我华夏文道的把柄。”
“你是说国外势力和逆种阵营?”
赵文冠语气清冷。
很显然,吕颂一说这个,他就立马想到了这种可能。
这一次华夏文道崛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国外势力必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打压华夏,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逆种文道阵营的人,本来就在宣扬人性本恶。
以万物为刍狗,也正中他们的下怀。
这句话,若是一般人讲出来的,讲了也就讲了,不必太在意。
但这是在文运战场,全国网友亲眼见证、亲耳听到!
而且,还是被神话的道家始祖说出来的,这里面的分量,可想而知。
一旦被作为攻击华夏文道的武器,那么这个武器的攻击力,也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吕颂没有接话,只是点点头。
赵文冠眯着眼,然后道:
“且看看吧。宁远这小子办事素来不会虎头蛇尾,他既然恭请了道祖圣贤,必定就已经预料过,会出现这种情况。”
两人又重新把目光放在文运战场的投射画面上。
只见老子从青牛背上,从容而下。
走近了两步,然后反问宁远:
“年轻人,你倒是说说,你都明白什么了?”
他自始至终都没有问宁远的姓名,甚至宁远自报了家门,老子也没有记在心上。
对他来说,宁远就是一后辈,一年轻人。
多余的身份乃至名字,都无足轻重。
宁远想了想,这才道:
“道祖是想说,天地之间,自有天地的规律。文明虽然在传承,但是落在个人头上,却依旧逃不过生老病死,天地并不会因为你的道不同,就让你寿与天齐。”
“这个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一花一草一木,一人一鸟一狗,在天地看来,都是一种生命。”
“只不过是生命的呈现形式不同而已。”
听完宁远的话,老子的脸上第一次泛起有些高兴的神态来。
他背手而行,身后的三千里紫气自岿然不动。
“不错,年轻人悟性还行。你能想到这一点,殊为不易。”
宁远谦虚的弯了弯腰。
其实对于宁远来说,学过唯物辩证法,对于这个道理的理解并不困难。
只见老子踱步向前,喃喃道:
“你既然问了老夫心中的道,应该知道,老夫的道,并不为世人所待见。诸侯各国,无论君王学者,似乎都觉得,老夫的道很不实用。”
宁远闻言,明显能听出一丝极淡的落寞。
他当前一步,道:
“道祖,你已然不争。而举世之人,全都在争,他们即便知道你是对的,只怕也无法放弃已经取得的功名利禄,转而与世无争。”
“不错,年轻人你说的对。”
老子似乎很快便不再萦绕于心,整个人轻松自在,与天地融为一体。
心中有道,自然便会想着传道。
传道不成,便自然想着遁去。
或许老子西出函谷关,得道成仙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吧?
两人的这番对谈解释一出来,全网的风向立马就变了。
“瞧瞧,瞧瞧,还是我们的境界太低了啊!”
“道祖看待世界的角度,已经不拘泥于一人一物了。”
“不错,道祖刚刚那句话,也没有说以人为刍狗。道祖说的是, 以万物为刍狗。”
“人,本来便是万物其中之一种。”
“进化论告诉过我们,人只不过是智慧比别的动物高明一些而已,但也并非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