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起床之时,屋外已没有下雪,多了些萧条。
今日是我第一次到外祖翁的院子,兰家的祖宅,这里少了些人气,更加复古森严。
“别紧张,外祖翁很好相处,也很想见你,有了外祖翁的庇护,就算是太后也要给几分面子。”
穿过一道很长的绿荫,才到了内宅。我不得不赞叹这里的布局,比起那些金银玉瓦,这里的布置让人不自觉的紧张。
“殿下,老太爷已经等待多时了,听闻殿下要来,今日早膳都多用了些。”
站在内宅门口的老人脸上多了些笑容,虽然没有见过他,可总觉得他之前总是愁容满面似的。
似乎是看见我,他脸上的笑意都更加明亮了些。
“和当年的小姐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就算是古稀之年,老人那身形依然挺拔,身上的气息依旧,若是寻常人见了,都要低头,不敢想象在屋里的外祖翁会是怎样的。
我跟着行完礼,和哥哥一起进了屋内,屋内的摆设跟哥哥的书房很像,更大些,一边摆了很多书,一边摆了很多刀剑。
门口正对的正坐上,外祖翁手里杵着拐杖,挺拔的坐着,似乎是在假寐。
“外祖翁,重孙带着妹妹终于回来了。”
闻言,正座上的老人才睁开浑浊的眼睛,杵着拐杖慢悠悠的走到我们跟前。
“外祖翁。”
我行了最大的一个礼数,直到我抬起头来那一刻,老人浑浊的眼睛里终于有了些光彩,身形晃了晃。
“老太爷,切不可激动。”
门口那位老者已经进来,扶住了有些晃的外祖翁。
外祖翁身体消瘦的身体看起来形同枯槁,颤抖的嘴唇说不出一个字,只是看着我,轻轻的拉着我的手,眼泪潸然而下。
一个暮年老人,几乎失去了所有至亲,谁能承受如此的悲伤。
“有肖儿的影子!像极了兰芯那小丫头,太像了!”
说罢,外祖翁早已泣不成声,被扶着回到座位上,过了许久,我们才从祖宅出来。
我从未见过母亲和祖父祖母,可从外祖翁的反应看来,他能在我身上看到他们的样子。
从祖宅回来,我便计划着如何在第二日的游园会上崭露头角,虽也如了我的愿,可我总是高兴不起来。
那日我看着以前总是欺负我的胖子,如今也是身姿挺拔的少年郎,不得不感叹韶华易逝。
听闻尚家那位有点战功的少年郎回来了,他尚志昀自然成了对比的对象,老是被家里面数落的不是,痴迷于机关设计,无心考取功名。
几日的光阴也犹如一瞬,还有七八日便是清明节,早早的,按照哥哥的安排,他要带我进宫,见皇上。
我对他没有什么想法,甚至觉得还不能接受,那位万人之上的至尊,就是我的父亲,而他身后的那些达官显贵,都要对我恭恭敬敬。
穿过一层又一层的宫门,这里的宫女们个个都低着头,身上的宫装极尽奢华,尤其是有点地位的管事宫女。
我一路低着头,即使已经给自己说过无数遍,为了大计,一定要稳住,可脚还是止不住发软,纵使这皇宫再繁华,我都无暇欣赏。
“儿臣参见父皇。”
我戴着面纱,即使是低着头,我似乎也能感受到一道目光落在我身上,有些如芒在背,浑身不舒服。
“不必多礼,怀旻啊,朕听闻家宴后,你身子就不大好,昨日外疆进贡的参王乃是大补之物,一定要好好调养身子。”
“儿臣谢过父皇,儿臣知父皇思念已故温贵妃,今日,儿臣特带了身边故人,以解父皇之思。”
闻言,我也知道是我说话的时候了,这个场景我在脑海里过了无数遍,可真到这时候,我还是觉得胆战心惊。
“民女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那位公鸭嗓一样的公公扶起了龙椅上的人,径直走到我的面前,我知道时候摘下我的面纱了。
果然,在见到我的那一刻,那位九五之尊似乎是一位饱含深情的父亲,激动的有些颤抖。
“贵妃,是你吗?你为何不愿见朕呐,这么多年,你都一点也不愿意见朕吗?你还是不愿原谅朕?”
我有些惊慌,下意识的跪在了地上,几乎是趴在地上,心脏砰砰砰的跳个不停。
“父皇。”
哥哥恰逢适宜的岔开了那位的思绪,才使得他镇定些。
“像,简直和芯儿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她就是我和芯儿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