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不多一年后,赵曙的疯病终于好转。】
【太后还不想还政呢,在大臣们的催促下,三十多岁的赵曙终于能亲政了。】
【被耍了那么多年,赵曙亲政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封自己的亲生老爹。】
【仁宗才不是我爹呢,我有爹!】
【你们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臭官吏们认为而已,朕不承认!】
【这下好了,登基时候答应认仁宗为父亲,怎么现在反悔了?】
【大臣们也不接受,你不承认是仁宗儿子,这个皇位就不合法!】
【就这样,赵曙和大臣们吵了起来,这一吵就是一年半。】
【史称“濮议之争”。】
【最终赵曙终于能承认自己是亲生父亲的儿子,才结束了这场争论。】
【乍一看,这场争论简直毫无意义,能争个一年半,也着实离谱。】
【不过朝廷之上,皇家之事,没有一件是小事。】
【一个小小的名分,或许对于赵曙来说,那是天大的事,那可是他的亲生父亲,不能承认自己是父亲儿子,简直不孝。】
【这场大争论结束后,赵曙又生病了。】
【而且一病不起,大限将至。】
【他立自己长子为太子,便驾崩了。】
【在位仅四年,在整个宋朝历史中,十分不起眼。】
【但他的儿子倒是小有名气。】
【他儿子就是赵顼,后来的宋神宗。】
【而他的孙子就是后来的宋哲宗。】
【如果神宗的改革成功,如果哲宗能活的久一些,北宋或许不会灭亡的那么快......】
......
赵匡胤叹气:“没有如果......你们是叫北宋吧......真是可惜,弟弟,你的子孙的努力都没有成功。”
赵光义摇头:“没办法,谁知道走个契丹人,还有一个金人,更后面还有什么蒙古人......那简直是怪物!”
朱元璋仰着身体笑道:“你们哥俩给大宋制定的政策就不行,面对强大的敌人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打击,灭亡是正常的!”
“毕竟,后面的君主可没有你们两个的战斗力!”
李世民说:“我大致了解了,你们的大宋倒是和我们的大唐相反了。”
方回说:“那不是,一个边疆全是精兵强将,一个全部抽调精英养到京城,边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赵匡胤说:“怪不得都抵挡不住外族入侵......”
乾隆摊手:“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你们大宋都是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