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夜阁

繁体版 简体版
卡夜阁 > 大明领主 > 第39章

第39章

民的大事,必须尽快处置妥当。

一千六百人的队伍,又带着各种生产工具,所以一行人的前进速度并不快。

幸好西班牙俘虏大队已经修建了近一半的道路,这样一来众人前进的速度才稍微增加不少,这也和野牛拉着的几十辆牛车脱不开关系。现在领地之中有近两百头野牛,耕地使用的话稍有富余,正好拿来拉物资。

七八十公里的路,众人走了两天,才堪堪赶到基隆城。

陆林让大家休息了一上午,稍微祛除一些行路的疲劳,下午大家耐不住,都纷纷行动了起来。毕竟这个时代的人,体质是后世人无法比拟的。

陆林首先吩咐人在河流一边修建两座大澡堂子,也不用热水,反正是夏季,河水水温正好可以洗澡。想来这些流民身上干净不到哪里去,卫生这个问题一定要控制好。

基隆城外几十里范围内,可耕种的土地很多。陆林随手圈圈点点了几处,划分出初步的村落分布,吩咐人开始建造厨房、房屋、厕所。这些流民的安置,陆林初步打算,绝大部分人安置在基隆城外,开垦土地耕田。

当然在这之前必须先建造几座砖窑。

烧砖的匠人们都是技术精湛,由西班牙俘虏不停的制作砖胚、砍伐木材,所以六座砖窑和两座木炭窑自从建成之日起,就没有停下来过。

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基隆城外已经矗立起一座座空落落的村庄,清一色的砖木结构,布局合理,不远处就是大片未开垦的田地,只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就不会挨饿。

领地小镇那边的杂交水稻已经收割完毕,不出意外,获得了大丰收,每亩地收获了大概三千四百斤以上的稻谷,五百余亩杂交水稻田,一共产粮一百八十万斤。

这和土地的肥沃和农民的辛勤侍弄离不开,更重要的是,粮种出于系统商城,堪称精品。不过可惜的是,这些系统商城的粮种,只能使用一次,下一次耕种已经不可以使用了。

所以九十八接下来在领地小镇那边,趁着土地墒情好,又耕种了近一千亩水稻,不过这些水稻种子只是一些精挑细选的大明本土稻种,陆林以育秧法培育而成。育秧法相比较普通的直接撒种,能极大减少种植烧根、烂根、焖种的问题,秧苗更加粗壮,抗风能力大增。

这也节省了许多的粮种,提高了种子的成活率和抗灾害能力,为几个月后的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百万斤杂交水稻,在领地小镇耕种结束后,被近百辆牛车,日夜不停地运送到了基隆城的粮仓之中,极大的稳定了民心、军心。

如此多的粮食,俘虏们也流着泪,吃到了一顿饱饭,虽然只有一顿,也让两千俘虏感动的哭出了声。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俘虏们吃的少,干的活多,但是在民兵们的精细照顾下,至今没有一个俘虏是因饥饿而亡的。

民兵们不会告诉别人,他们使用了多少,来自桑格部落的成品伤药。

流民大军还没有赶到基隆城,想必是在路上耽搁了,陆林有心派出两艘威武的盖伦船去一探究竟,可是水手们还不够熟练,此事只能暂时作罢。

趁着这个空档时期,陆林又匆匆赶回领地小镇,和九十八一起,对这边先进行了制度改革。

领地小镇虽然有四千余人居住,但是有的人家人口多少不一,所以经过统计,只有一千一百余户,几乎每一户人家都分到了一亩种上了秧苗的稻田,还有几亩未开垦的荒田。

以这些居民的勤奋程度,想必完成开垦工作,是很快就能完成的工作。当然九十八也向他们宣读了领地中的土地政策,以及五成粮税的税率。

这个税率在这个一年三熟的宝岛上,也不是很高嘛,毕竟没有各种苛捐杂税,相比较以前生活的地方,交的税相对来说还变少了呢。

这些居民由于对于领地的前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获得了三年的免费劳动工具使用权,和免费的房屋分配。这个房屋是永久分配给他们的,如果有一天,这家人没有继承者了,那么房屋和所在的宅基地还是要收回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